[实用新型]具有安全功能的多折伞骨架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34813.7 | 申请日: | 200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81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谢溢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金松 |
主分类号: | A45B25/02 | 分类号: | A45B25/02;A45B19/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清方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安全 功能 伞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折伞骨架,尤其是一种具有安全功能的多折伞骨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多折伞骨架,如图4和图5所示,包括多根槽骨、短骨、丸骨及多根拉线,如图4所示,图4所示为三折伞骨架,它具体包括第一槽骨100、第二槽骨200、短骨300、丸骨400、第一拉线500和第二拉线600,所述第一槽骨100一端与第二槽骨200中部枢接,第二槽骨200的一端接短骨300的一端,所述短骨300的另一端接丸骨400的内端,在第一槽骨100和短骨300的之间设有第一拉线500,在第二槽骨200和丸骨400之间设有第二拉线600,所述第二拉线600与第二槽骨200相接的拉钩610是通过位于第二槽骨200上的拉环210相接的(图中圆圈A处),第二拉线600的拉钩610裸露于第二槽骨200之外。如图5所示,图5所示为四折伞骨架,它与图4所示伞骨架相比,在第二槽骨200与短骨300之间加设有第三槽骨700,相应的加设了短骨拉线800,那么在第二拉线600与第二槽骨200之间(图中圆圈B处),以及在短骨拉线800与第三槽骨700之间(图中圆圈C处)都存在拉线的拉钩610、810裸露于槽骨200、700之外的问题。无论是三折伞骨架、四折伞骨架或五折伞骨架等多折伞骨架,只要其拉线的拉钩与相应的槽骨连接时,其拉钩裸露于槽骨之外的话,都存在拉钩易伤使用者手和刺破伞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问题,向社会提供一种不伤手及不会剌破伞面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具有安全功能的多折伞骨架,所述骨架中至少包括一根槽骨和至少一根与所述槽骨一端钩接的拉线,所述拉线的拉钩是从所述槽骨一侧钩进槽骨内的,所述拉钩的自由端留置在所述槽骨的夹槽内。
所述多折伞骨架为三折伞骨架,包括第一槽骨、第二槽骨、短骨、丸骨、第一拉线和短骨拉线,所述第一槽骨一端与第二槽骨中部枢接,第二槽骨的一端接短骨的一端,所述短骨的另一端接丸骨的内端,在第一槽骨和短骨的之间设有第一拉线,在第二槽骨和丸骨之间设有短骨拉线,所述短骨拉线的拉钩是直接从所述第二槽骨一侧钩进第二槽骨内的,所述拉钩的自由端留置在所述第二槽骨的夹槽内。
所述多折伞骨架为四折伞骨架,包括第一槽骨、第二槽骨、第三槽骨、短骨、丸骨、第一拉线、第二拉线和短骨拉线,所述第一槽骨一端与第二槽骨中部枢接,第二槽骨的一端接第三槽骨的一端,所述第三槽骨的另一端接短骨的一端,所述短骨的另一端接丸骨的内端,在第一槽骨和第三槽骨的之间设有第一拉线,在第二槽骨和短骨之间设有第二拉线,在所述第三槽骨和丸骨之间设有短骨拉线,所述第二拉线的拉钩是直接从所述第二槽骨一侧钩进第二槽骨内的,所述拉钩的自由端留置在所述第二槽骨的夹槽内;所述短骨拉线的拉钩是直接从所述第三槽骨一侧钩进第三槽骨内的,所述拉钩的自由端留置在所述第三槽骨的夹槽内。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拉线的拉钩是从所述槽骨一侧钩进槽骨内的,所述拉钩的自由端留置在所述槽骨的夹槽内的结构,使整个伞骨架的拉线的拉钩均不裸露于外,所以就有效地避免了伞骨架在使用过程中伤人或刺破伞面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四折伞骨架)。
图2是图1的局剖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折伞骨架)。
图4是现有的三折伞骨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现有的四折伞骨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和图2,它是一种四折伞骨架,包括第一槽骨1、第二槽骨2、第三槽骨3、短骨4、丸骨5、第一拉线6、第二拉线7和短骨拉线8,所述第一槽骨1一端与第二槽骨2中部枢接,第二槽骨2的一端接第三槽骨3的一端,所述第三槽骨3的另一端接短骨4的一端,所述短骨4的另一端接丸骨5的内端,在第一槽骨1和第三槽骨3的之间设有第一拉线6,在第二槽骨2和短骨4之间设有第二拉线7,在所述第三槽骨3和丸骨5之间设有短骨拉线8,所述第二拉线7的拉钩71是直接从所述第二槽骨2一侧钩进第二槽骨2内的,所述拉钩71的自由端711留置在所述第二槽骨2的夹槽内;所述短骨拉线8的拉钩81是直接从所述第三槽骨3一侧钩进第三槽骨3内的,所述拉钩81的自由端811留置在所述第三槽骨3的夹槽内。图2中为了看清楚拉钩71、81的自由端711、811在夹槽内的状态,所以对第二槽骨2和第三槽骨3的相应位置作了局部剖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金松,未经柯金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48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异型伞
- 下一篇:防水防油布面劳保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