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铁路货车铆接式17号车钩冲击座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34132.0 | 申请日: | 200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70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廖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二七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G5/04 | 分类号: | B61G5/04;B61G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 宁 |
地址: | 10007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货车 铆接 17 车钩 冲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车钩,特别是关于一种铁路货车铆接式17号车钩冲击座。
背景技术
由于铁路车辆在运用中需要将数十节车辆连挂到一起运行,车辆间采用17号车钩进行相互连接时,为支撑保护17号车钩,并限制17号车钩在一定范围内活动,需设置17号车钩冲击座,冲击座再连接到车体上。目前一般采用焊接式17号车钩冲击座,如图1~3所示,这种焊接式17号车钩冲击座具有以下弊端:1,焊接式17号车钩冲击座1整体较重。2,焊接式17号车钩冲击座1需与前从板座2制成一体,而焊接式17号车钩冲击座1与前从板座2并不会同时损坏,此种一体式方式会导致一个部件损坏,另一个部件也报废。3、安装时,在前端必须采用两段式端梁3,才能将焊接式17号车钩冲击座1安装,端梁3断开,其强度会受到影响;在后端,焊接式17号车钩冲击座1与前从板座2一起焊接到牵引梁4上,在牵引梁4侧壁上开设的长圆型塞焊孔会降低牵引梁4的强度。4、由于列车在运行时要频繁受到较大的冲击,采用焊接形式,在冲击力的作用下极易造成焊缝的开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铁路货车铆接式17号车钩冲击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铁路货车铆接式17号车钩冲击座,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扁平的槽形底座,所述槽形底座两侧向外延伸出两水平翼耳,从水平翼耳向上延伸出一“门”字形框架,在与车体靠近一侧的所述“门”字形框架的左、右边框上,分别向外延伸出一能贴靠在车体上的铆钉座板,所述铆钉座板上设置有铆钉孔。
所述铆钉座板与“门”字形框架的左、右边框之间连接有筋板。
所述铆钉座板的下边与平板翼耳衔接。
所述“门”字形框架的上边框开设有减重孔。
所述槽形底座、平板翼耳、“门”字形框架、铆钉座板、筋板为整体铸造件。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与前从板座分体设置,安装简便,不需要同时定位组装位置。2、本实用新型仅需贴靠到端梁上,并与端梁通过铆钉连接,不需要与牵引梁直接配合,前从板座单独铆接到牵引梁即可,不需要焊接。3、本实用新型与前从板座分离后,重量轻,其重量减小到不足焊接式17号车钩冲击座重量的三分之一。4、由于全部采用铆接,因而彻底消除了焊缝裂纹发生的可能性。并且本实用新型采用铸造方法制造,可用高强度铸钢材料,如C级钢、E级钢等。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焊接式17号车钩冲击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焊接式17号车钩冲击座与车体连接的正面示意图
图3是焊接式17号车钩冲击座与车体连接的侧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与车体连接的正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与车体连接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铆接式17号车钩冲击座10,它与焊接式17号车钩冲击座相比,整体呈扁平状,并与前从板座分体设置。铆接式17号车钩冲击座10的底部与焊接式17号车钩冲击座1同样,具有一槽形底座11,安装时17号车钩就通过一支撑座安装在槽形底座11中(图中未示出17号车钩)。槽形底座11两侧沿向外伸出两水平翼耳12,从水平翼耳12向上延伸出一“门”字形框架13,“门”字形框架13的上边框开设有减重孔14(图中示为3个),在与车体靠近一侧的“门”字形框架13的左、右边框上,分别向外延伸出一竖直的能与车体贴靠的铆钉座板15。铆钉座板15与“门”字形框架13的左、右边框之间连接有三角形筋板16,铆钉座板15上设置有铆钉孔17(图中示为3个),铆钉座板15的下边与水平翼耳12衔接。
如图5、图6所示,将铆接式17号车钩冲击座10安装到车体上时,只需将铆接式17号车钩冲击座10整体从前方贴靠到端梁18上,然后用铆钉19穿过铆钉孔17铆接到端梁18上,不需要将端梁18隔段。端梁18再焊接到牵引梁20上,而不用将铆接式17号车钩冲击座10与牵引梁20直接焊接。前从板座21与铆接式17号车钩冲击座10分离,从侧面单独铆接到牵引梁20上。
上述实施例中的铆接式17号车钩冲击座10为一体件,并且不需要焊接,因此可以采用铸造方法制造,并且可采用高强度铸造材料,如C级钢、E级钢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二七车辆有限公司,未经南车二七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41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