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电线路导线修补载人滑车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32829.4 | 申请日: | 2008-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22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新;韩培庆;陈高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烟台信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 珺 |
地址: | 26400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电 线路 导线 修补 载人 滑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载人滑车,尤其涉及输电线路导线修补载人滑车。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电网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输电线路数量及总长度不断增加,同时,输电线路实现连续安全可靠供电是实现建设“一强三优”坚强电网的坚实基础。这就要求架空送电线路检修人员必须有能力完成设备不停电状况下的线路检修工作,提高带电处理缺陷的能力。
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受损类缺陷的处理,以往采取的方式有三种,即申请线路停电检修、采用蜈蚣梯及飞车的方法处理。第一种方式申请线路停电检修明显不符合建设“一强三优”坚强电网的发展趋势,除非导线受损达到一类缺陷指标,必须进行停电切割重接,该方法已经不再被应用;第二种方式采用蜈蚣梯,由于蜈蚣梯本身结构决定,工作人员在操作时对“高空坠落”风险防范无法保证,同时,该设备使用步骤繁琐,过程较为复杂,影响工作效率,无法保证安全性,加之工作效率的低下导致用蜈蚣梯处理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受损的方式也必将被逐步淘汰;第三种方式飞车处理法,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方式之一,但是,在带电修补导线作业过程中,所采用的专用工具飞车,由于其自身结构问题,只能对导线损伤部分进行简单的绑扎处理,而遇到需进行预绞丝缠绕法修补导线的工作时,飞车结构则无法满足要求,有很大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性能提高,提高工作效率,处理效率高,大大降低了成本的输电线路导线修补载人滑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输电线路导线修补载人滑车,其特征在于它具有根立柱,每根立柱上端设有滑动轮,每根立柱下端设有挂环,立柱之间连接横梁,立柱上连接护卫栏。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两侧的滑动轮与立柱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同已有技术相比可产生如下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彻底解决了架空线路预绞丝修补必须将导线放落地面的问题,可以直接在空中修补,可通过调节滑轮,实现双向缠绕预绞丝进行修补导线。操作简便,安全性能提高,可以将原来由20人8小时的工作,缩短到5个人2小时的工作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安全得到了更大的保障。在不带电情况下处理效率显著提高,处理率由50%升至94.1%,节省停电时间,大大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输电线路导线修补载人滑车(参见图1、图2),它具有3根立柱2,每根立柱2上端设有滑动轮1,滑动轮1为铝合金轮,两侧的滑动轮1与立柱2活动连接,这样在操作时可以两点固定(中间滑动轮1和一侧滑动轮1),松开另一侧滑动轮1,实现预绞丝缠绕功能。每根立柱2下端设有挂环5,可以挂软梯,以方便维修人员上下。立柱2之间连接横梁3,两端的立柱2上连接护卫栏4,保护维修人员安全,横梁、支柱用¢22×3.5超硬铝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供电公司,未经烟台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28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女性防护功能的移动通信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两用电源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