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震式汽车发电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32391.X | 申请日: | 200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01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陈蕴超;牟晓松;唐磊;孙玲;张超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锦州汉拿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4 | 分类号: | H02K5/24 |
代理公司: | 锦州恒大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子平 |
地址: | 121000***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 汽车 发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车辆用发电机,特别涉及一种减震式汽车发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对汽车的越野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越野汽车,要具有优良的抗震和减震性能。研究表明:发动机活塞的直线往复式运动结构使发电机在垂直于曲轴的平面内的震动最为严重,这就对现有车用发电机前支撑端盖的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采用高强度材料制作发电机壳体,则会使材料的成本大幅提高。现有车用发电机的结构是,发电机的挂脚与发电机的前支撑端盖是铸成一体,发电机与发动机支架进行钢性连接。这种结构的车用发电机,在震动很大时,发电机前支撑端盖上的挂脚容易断裂,造成发电机失效。而且,在主机厂提出不同安装尺寸要求时,发电机就得重新设计,重新开发前支撑端盖的模具,而发电机的前支撑端盖模具结构相当复杂,价格也很高,从而使发电机的开发周期和成本大大的增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将发电机挂脚和发电机前支撑端盖做成相互分开的两个独立零件,其中,挂脚为两个半圆形构成圆环,用螺栓和螺母固定在前支撑端盖上,前支撑端盖的外表面上也有一个与其相配的凹槽,以防止其前后移动。这种结构存在的问题是,1、由于挂脚与前支撑端盖之间为分体式结构,所以,挂脚的强度有所降低,且两者之间没有避震结构,采用钢性连接,抗震性能差,在震动很大时,挂脚容易发生断裂。2、前支撑端盖外表面上的凹槽只能防止挂脚前后移动,不能阻止挂脚沿着周向转动,在螺栓松动时,发电机的位置容易发生偏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汽车发电机抗震性能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抗震性能好的减震式汽车发电机。
本实用新型有一个发电机本体,在发电机本体上装有前支撑端盖,在前支撑端盖的环形定位槽中装有发电机挂脚,其特殊之处是,在发电机挂脚的内圈上有一个弹性缓冲层,以提高发电机的抗震性。
在弹性缓冲层的内表面上有若干个齿型凸起,在前支撑端盖的环形定位槽中有若干个与弹性缓冲层上的齿型凸起相配的凹坑。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在发电机的前支撑端盖与发电机挂脚之间设置弹性缓冲层,使发电机在垂直于发动机曲轴的平面上实现了柔性连接,减小了发电机在垂直于发动机曲轴平面上的刚性震动,提高了发电机的抗震性能,避免了发电机挂脚断裂的现象,提高了发电机的使用寿命。
2、发电机挂脚通过弹性缓冲层内表面上的齿型凸起与前支撑端盖的环形定位槽中的凹坑相配,既起到连接的作用,又起到定位的作用,调整弹性缓冲层内表面上齿型凸起的位置,即可对发电机本体与发电机挂脚之间的周向位置进行调节,使发电机后驱动端盖的突起位置与发动机上干涉的部分避开,提高了同款发电机在不同发动机上的装配性。
3、前支撑端盖与发电机挂脚采用分体式结构,还简化发电机开发过程中的结构设计,使同外径尺寸的发电机本体形成一种独立的零件,只设计挂脚的结构,就能满足主机厂的安装结构尺寸要求,从而缩短了开发周期,降低发电机开发的成本,实现了同外径同发电量发电机不同产品之间的互换,提高其系列化,通用化程度,提高同款发电机在不同发动机上的装配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发电机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发电机挂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有一个发电机本体1,在发电机本体1上装有前支撑端盖3,在前支撑端盖3上有一个环形定位槽4;在环形定位槽4中装有发电机挂脚2,所述的发电机挂脚2为分体式结构,它由上、下两半构成,并用螺栓8固定在一起;在发电机挂脚2的内圈上有一个弹性缓冲层6,以提高发电机的抗震性,发电机挂脚2与弹性缓冲层6之间为铆接或粘接;在弹性缓冲层6的内表面上有若干个齿型凸起7,弹性缓冲层6和齿型凸起7由弹性体10和外表层9构成,外表层9为胶帆布,弹性体10为丙烯酸酯等耐热橡胶;在前支撑端盖3的环形定位槽4中有若干个与弹性缓冲层6上的齿型凸起7相配的凹坑5,以实现发电机挂脚2在发电机本体1上的周向定位;将弹性缓冲层6上的齿型凸起7与发电机本体1的环形定位槽4上的凹坑5结合在一起,用螺栓8将上下两个发电机挂脚2连接起来,发电机挂脚2即被装配到发电机本体1上。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双挂脚结构,即在发电机本体1上再设置一个挂脚,以适应不同的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锦州汉拿电机有限公司,未经锦州汉拿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23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