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体可折叠储液罐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23376.9 | 申请日: | 200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52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孙虎;李武平;王文武;苏敏文;魏建荣;高红萍;韩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52 | 分类号: | B65D88/52;B65D90/20;B65D90/02;B65D88/16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徐 丰 |
地址: | 610051四川省成都市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体 可折叠 储液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压裂施工设备技术领域,确切地说涉及一种可用来储存石油勘探开发行业中的压裂液的可折叠罐体,本实用新型也可盛放各种民用及工业用液体。
背景技术
长庆油田属于低孔、低压、低渗油藏,压裂、酸化是储层改造的主要措施。随着储层物性变差和压裂设备性能的提高,施工规模不断增大。而储层改造措施辅助设施之一的储液罐,其数量也不断增加。目前我处平均每套试油气机组有30m3储液罐6具左右,不但施工过程连接不方便,而且搬运困难,既需要吊车配合,还要搬运6车次,施工费用很高。国外由于作业区域地势比较平缓,一般使用50m3左右的拖车式储液罐,施工费用相对较低。
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软体可折叠储液罐具有极大的优势。它是用一种高科技的合成橡胶材料与其它多种材料合成的,具有耐高压、耐高温、耐腐蚀、高强度、大张力和抗磨损等特性。与传统的钢制储液罐相比有其许多突出的优点,如它的可折叠性,搬运方便,液体排出后存放空间小,重复使用和车载运输方便等特点。因此针对长庆油田施工环境,有必要进行软体可折叠储液罐的开发及应用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柔软可折叠,便于携带的软体可折叠储液罐,本实用新型能完全代替不能伸缩的固体材料制作成的容器,用来盛放各种民用及工业用液体,达到用最低的成本解决液体盛放及容器快速转移的目的;特别是在石油勘探开发行业中,用来盛放压裂液,减少了成型储液罐的运输,减轻了工人的现场劳动强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的经济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软体可折叠储液罐,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罐体和置于外罐体内的软体罐,所述外罐体包括底部框架和设置于底部框架上的多个立杆,立杆之间缠绕有多根钢丝,多根钢丝和多根立杆形成网状的外罐体四壁,底部框架也为网状,所述底部框架、立杆和钢丝形成的外罐体上面开口,软体罐的形状与外罐体的形状相匹配。
所述底部框架上设置有观察架,观察架包括延立杆方向固定在底部框架上的支架和固定在支架上端并供人站立观察的观察板。
所述软体罐为橡胶材料制成,其抗剪切力为连续折叠次数达到1825次而不被折断。
所述底部框架、立杆均为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管,金属柱或金属条。
所述外罐体的形状为长方形、正方形或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软体罐和外罐体形成软体可折叠的储液罐,使用时先安装好外罐体,然后将软体罐置于外罐体内即可。这样的技术方案与现有的固体材料制作成的容器相比,软体罐可折叠,外罐体可拆卸,便于运输和转移,可完全代替固体容器而用来盛放各种民用及工业用液体,达到用最低的成本解决液体盛放及容器快速转移的目的;特别是在石油勘探开发行业中,用来盛放压裂液,减少了成型储液罐的运输,减轻了工人的现场劳动强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的经济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补充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说明书附图1和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体可折叠储液罐,包括外罐体1和置于外罐体1内的软体罐2,所述外罐体1包括底部框架3和设置于底部框架3上的多个立杆4,立杆4之间缠绕有多根钢丝5,多根钢丝5和多根立杆4形成网状的外罐体1四壁,底部框架3也为网状,所述底部框架3、立杆4和钢丝5形成的外罐体1上面开口,软体罐2的形状与外罐体1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底部框架3上设置有观察架,观察架包括延立杆4方向固定在底部框架3上的支架6和固定在支架6上端并供人站立观察的观察板7。所述软体罐2为橡胶材料制成,其抗剪切力为连续折叠次数达到1825次而不被折断。所述底部框架3、立杆4均为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管,金属柱或金属条。金属材料可采用钢,不锈钢或铁等其他金属材料,所述外罐体1的形状为长方形、正方形或圆形。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安装实例为:
平整地面,压裂时应选择相对平整的地面;
安装底部框架3,压裂时应同时安装数个底部框架3,每个底部框架3间距应大于0.5m,可满足一个人通过;
固定位置挖底阀沟;
安装底部拉紧钢丝5,底部钢丝5头部为环套,直接套在锥形锁紧头上便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33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种车型车门混线生产吊具
- 下一篇:用于微电机的包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