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走减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22749.0 | 申请日: | 200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43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有飞;赵玉良;葛延;王高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6H1/46 | 分类号: | F16H1/46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地址: | 710032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走 减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减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行走减速器。
背景技术
减速器是广泛应用于各类履带式机动车辆中的关键设备,目前,现有的行走减速器有GFT系列履带式行走减速器,该行走减速器是由驱动马达经传动轴过渡,由三级行星齿轮机构减速通过机壳内齿轮输出带动车轮转动。该行走减速器采用浮动密封,其制动采用摩擦片离合器,其缺点在于,传统的减速器需要传动轴过渡,其传动轴轴向穿过减速器中心,造成结构体积大,对制造精度要求苛刻;不易安装、维修不方便;减速比计算公式复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行走减速器,具有结构体积小、输出扭矩大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行走减速器,包括有驱动马达1,马达1的动力输出端与连接件2的一端相连,连接件2的另一端与三级行星减速机构3的动力输入端通过齿轮机构相连,三级行星减速机构3的动力输出端通过机架4与输出法兰盘5的动力输入端相连。
所述的三级行星减速机构3采用太阳轮浮动。
所述的驱动马达1亦可用电动机代替。
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将驱动马达通过连接件2与三级行星减速机构3相连,改变了减速机构动力传递的线路,减少了传动轴,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易安装、维修方便、成本低的特点,另外其减速比计算公式:i=(Zb1/Za1+1)(Zb2/Za2+1)(Zb3/Za3+1)比现有技术的计算公式i=(Zb1/Za1+1)(Zb2/Za2+1)(Zb3/Za3+1)-1简单,其中,i为减速比,Zb1为一级内齿轮齿数,Za1为一级太阳轮齿数,Zb2为二级内齿轮齿数,Za2为二级太阳轮齿数,Zb3为三级内齿轮齿数,Za3为三级太阳轮齿数。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一种行走减速器,包括有驱动马达1,驱动马达1的动力输出端与连接件2的一端通过花键相连,连接件2的另一端与三级行星减速机构3的动力输入端通过齿轮机构相连,三级行星减速机构3的动力输出端通过机架4与输出法兰盘5的动力输入端相连。所述的三级行星减速机构3采用太阳轮浮动。该行走减速器减速比公式简化为:i=(Zb1/Za1+1)(Zb2/Za2+1)(Zb3/Za3+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工作时,驱动马达1通过连接件2带动三级行星减速机构3的动力输入端,三级行星减速机构3的动力输出端将动力通过机架4中的齿轮机构传递到法兰盘5,由法兰盘5带动车辆行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未经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27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焊接定位钳子
- 下一篇:发光二极管为光源的光催化空气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