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筒多滤网燃油过滤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22404.5 | 申请日: | 200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55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姚光;尹兴林;董元虎;饶天舒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天德节能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5/12 | 分类号: | B01D35/12;F02M37/22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申忠才 |
地址: | 710021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筒 滤网 燃油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固液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燃油过滤器。
背景技术
液体燃料中含有固体杂质,对发动的损坏很大,固体杂质使得汽化器式汽油发动机的进油孔堵塞,油针卡死,使得注射式柴油发动机注射油孔堵塞,影响到发动机的正常运转。此外,液体燃料中的固体杂质,在液体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积炭,加大了发动机活塞与汽缸内壁的磨损,减少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为了减少发动机的故障,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在发动机上均安装有燃油过滤器,燃油过滤器是发动机必不可少的部件。
目前在油田油井上使用的大功率柴油发动机和轮船上使用的大功率柴油发动机,只安装有一个燃油过滤器,在使用过程中,燃油过滤器的滤网很容易被堵塞,经常出现褶皱现象,一但滤网被堵塞或褶皱,需发动机停车,更换滤网,而且滤网拆装很困难,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将滤网更换好,延误了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发动机燃油过滤器的缺点,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过滤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产品成本低的双筒多滤网燃油过滤器。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左过滤器的右侧设置右过滤器,左过滤器的上部设左上截止阀、下部设左下截止阀,右过滤器的上部设右上截止阀、下部设右下截止阀,三通阀的进油端与进油管相联通、左出油端通过左过滤器进油管与左上截止阀相联通、右出油端通过右过滤器进油管与右上截止阀相联通,出油管的左端通过左过滤器出油管与左下截止阀相联通、右端通过右过滤器出油管与右下截止阀相联通。
本实用新型的左过滤器为:在过滤筒的上端设置有与顶盖联接的上盖、下端设置有底板,顶盖上设置有排气阀,过滤筒内的下部设置有下筋板,下筋板上设有滤网底板,外层滤网内设内装有条节油条的内层滤网,内层滤网内设过油管,外层滤网、内层滤网上端设滤网固定盖,外层滤网、内层滤网的下端与滤网底板联接,拉杆的上端与滤网固定盖联接、下端与过油管的上端联接。
本实用新型的外层滤网为40~80目的过滤网,内层滤网为100~120目的过滤网。本实用新型的节油条有6~12条。
本实用新型的节油条为负氧离子发生条。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双筒过滤器,每一个过滤器设置两层滤网,并在内层滤网内设置节油条,使用时两个过滤器交替使用,在清洗过滤网和更换过滤网时不需要发动机停车,使得发动机能正常运转,提高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过滤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产品成本低等优点,可在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上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左过滤器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在图1、2中,本实施例的双筒多滤网燃油过滤器由左过滤器1、左上截止阀2、左过滤器进油管3、联接板4、三通阀5、右过滤器6、右过滤器进油管7、右上截止阀8、右下截止阀9、右过滤器出油管10、进油管11、出油管12、左过滤器出油管13、左下截止阀14联接构成。
左过滤器1与右过滤器6用联接板4焊接联接,左过滤器1的上部通过螺纹联接安装有左上截止阀2,右过滤器6的上部通过螺纹联接安装有右上截止阀8,左过滤器进油管3通过螺纹与左上截止阀2相联通,右过滤器进油管7通过螺纹与右上截止阀8相联通,三通阀5的进油端通过螺纹与进油管11相联通、左出油端通过螺纹与左过滤器进油管3相联通、右出油端通过螺纹与右过滤器进油管7相联通。左过滤器1的下部通过螺纹联接安装有左下截止阀14,右过滤器6的下部通过螺纹联接安装有右下截止阀9,左过滤器出油管13通过螺纹与左下截止阀14相联通,右过滤器出油管10通过螺纹与右下截止阀9相联通,左过滤器出油管13与右过滤器出油管10通过螺纹与出油管12相联通。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左过滤器1和右过滤器6,左过滤器1与右过滤器6交替使用,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发动机上清洗滤芯或更换滤芯时,不需要将发动机停车,提高了发动机的使用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天德节能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天德节能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24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