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特殊外形的薄板坯连铸用浸入式水口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21342.6 | 申请日: | 200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31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霞;刘国齐;杨金松;何涛;杨彬;黄辉;闫广周;于建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50 | 分类号: | B22D41/50;B22D11/103 |
代理公司: | 洛阳明律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卢洪方 |
地址: | 471039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特殊 外形 薄板 坯连铸用 浸入 水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铸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特殊外形的薄板坯连铸用浸入式水口。
背景技术
在钢水的连续铸造过程中,浸入式水口将钢水由中间包导入结晶器内,除了具有防止钢水氧化的作用外,更主要的是控制和改善钢水在结晶器内的流动状态,降低钢水对已凝固坯壳的冲击,分散注流带入的热量,促使在结晶器内形成的坯壳稳定、均匀生长并促进夹杂物在结晶器内上浮。与普通连铸相比,薄板坯连铸的特点是结晶器空间小,拉速快,容易发生钢液表面波动大而卷渣和开浇时钢水喷溅现象,流场分布不合理易产生拉漏等事故,因而对所用浸入式水口的结构有较高的要求。由于结晶器窄,水口尺寸受限制,只能做成扁平形,而且尺寸不能太大,必须适应结晶器的空间,以防止发生粘连甚至水口从根部断裂的事故,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另外,从材质方面提升渣线材料抗侵蚀性的空间较小,增加渣线厚度是提高浇铸炉次的一个有效途径,然而水口厚度方向是线性过渡,参见图1,渣线厚度增加必然导致出钢口部位尺寸增加,增加了与钢水粘连甚至水口从根部断裂事故的几率。
目前我国薄板坯连铸有了较大发展,已建成十余条生产线。国内已开发了与之配套的多种浸入式水口,如CN91227348.8,CN92223447.7,CN200410060353.7,CN200420090590.3,CN99204644.0,CN200720011852,CN200720012995等提出的薄板坯连铸用浸入式水口,但他们只注重浸入式水口的内部结构,通过调整浸入式水口内孔的结构参数,进而达到优化结晶器内流场的目的,没有通过改变水口外形增加浇铸炉次和改善水口使用时的安全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特殊外形的薄板坯连铸用浸入式水口,可增加连浇炉次,防止浇铸坯壳与水口的粘连甚至水口从根部断裂的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特殊外形的薄板坯连铸用浸入式水口,所述的浸入式水口由扩张端到渣线下端部在外壁上呈线性过渡,使渣线厚度≥25mm;水口的出钢口部位外壁平行于水口轴线,厚度≤20mm,并使渣线下端部与出钢口部位呈线性过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渣线部位较厚,提高了渣线的抗侵蚀能力,提高了浇铸炉次,并可有效的避免穿孔等事故的发生。出钢口部位尺寸较薄,增加了浸入式水口与结晶器之间的有效空间,对防止钢壳与水口的粘连甚至水口从根部断裂有积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浸入式水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中,1、扩张端,2、渣线,3、渣线下端部,4、出钢口。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给出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以具体说明。
实施例1
如图3和图4所示,浸入式水口其扩张端1到渣线下端部3在外壁上线性过渡,保证渣线2的最小厚度为25mm。出钢口4厚度为18mm,外壁平行于轴线。出钢口4与渣线下端部采用小范围线性过渡,过渡区域长度为10mm。
实施例2
如附图3和附图4所示,浸入式水口扩张端1到渣线下端部3在外壁上线性过渡,保证渣线2的最小厚度为28mm。出钢口4厚度为20mm,外壁平行于轴线。出钢口4与渣线下端部采用小范围线性过渡,过渡区域长度为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13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搅拌站平斜皮带机一体式结构
- 下一篇:超微粉碎机的分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