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表面薄壁着色电缆的挤出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06267.6 | 申请日: | 2008-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88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锦荣;谢静;邱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广州番禺电缆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14 | 分类号: | H01B13/14;H01B13/24;B29C47/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创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新杰 |
地址: | 511442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薄壁 着色 电缆 挤出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表面薄壁着色电缆的挤出模具属于电缆领域,特别是一种电缆加工模具。
背景技术
电缆生产企业在生产电缆时需经常变换挤出塑料材料的颜色,变换挤出塑料材料的颜色过程中,前一种颜色的塑料材料在电缆的挤出机中会留有残留,造成所变换的塑料颜色混合,使产品不合格。现在采用的就是用一种颜色的塑料把存在于挤出机机筒中的前一种颜色塑料“清洗”干净,但是由于普通挤出机的机筒容积较大,每次变换的塑料材料的颜色都浪费大量的塑料才可以将前一种颜色塑料“清洗”干净,一般的Φ90挤出机要使用约25kg的塑料来进行“清洗”,造成较大浪费,提高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成本大幅降低,提高电缆生产效率的表面薄壁着色电缆的挤出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的,它是由模芯、模套组成,模芯用于对电缆线芯进行定位,模芯是锥形,中心设置有锥孔,模芯与模套配合,在模套的外表面设置有分流槽,分流槽的尾端分布有出胶孔,出胶孔穿透模套壁,分流槽通过模套座的胶料通道与挤出机头外的注塑机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模套外表面设置的分流槽的尾端对称分布有出胶孔,出胶孔有二个或二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节能降耗,而且缩短换色时间,提高电缆生产效率,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模芯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套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套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模芯1用于对电缆线芯进行定位,模芯是锥形,中心设置有锥孔,模芯与模套配合。
如附图2、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模套2中心设置有锥孔,模芯与模套配合,在模套的外表面设置有分流槽3,分流槽的尾端有出胶孔4,出胶孔有二个或二个以上,呈对称分布。
如附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模芯1用于对电缆线芯进行定位,模芯是锥形,中心设置有锥孔,模芯与模套配合。模芯与模套配合,在模套的外表面设置有分流槽3,分流槽的尾端对称分布有2个出胶孔4,出胶孔穿透模套壁,分流槽通过模套座的胶料通道与挤出机头外的注塑机相连。工作时,挤出塑料分为本色塑料及所需颜色的彩色塑料。本色塑料在主挤出机内塑化经机头分流直接进入模芯与模套之间,挤包在线芯表面。彩色塑料经模套座的胶料通道进入分流槽进行第一次分流,然后经出胶孔进行第二次分流,与本色塑料在模芯与模套之间汇合,均匀分布在本色塑料表面,形成表面薄壁着色电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广州番禺电缆厂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广州番禺电缆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62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