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码垛设备的前支轮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04295.4 | 申请日: | 200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136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顾永顺;王宗富;王宗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永顺;陈世胜 |
主分类号: | B66F9/075 | 分类号: | B66F9/075;B66F9/07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雅平 |
地址: | 51730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码垛 设备 前支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码垛设备,特别是码垛设备的前支轮结构。
背景技术
码垛设备是一种常用的物料搬运设备,广泛应用在车站、码头和仓库等场合。但是,现有的码垛设备的前支轮是固定于前支轮支架前端的底面,这样不仅使得前支轮与前支轮支架叠加在一起的厚度大大增加,结构很不合理,致使其很难插入垛底的间隙内,给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而且该前支轮只能朝前、后方向行驶,限制了它的机动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结构合理、适应性好,而且可以旋转、机动性强的码垛设备的前支轮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码垛设备的前支轮结构,包括一滚动轮,该滚动轮借助一横轴设于立轴底部的空腔内,所述滚动轮外露于所述立轴的底端,所述立轴外周壁的底端周向向外延伸一凸边,顶端固设有一与前支轮支架上可移动齿条相啮合的齿轮,所述凸边与齿轮之间套设一与前支轮支架前端固定连接的立轴支撑套。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附属技术特征:
所述立轴支撑套的内周壁周向设有一凸缘,该凸缘与所述凸边之间设有平面轴承,凸缘与所述齿轮之间设有滚动轴承。
所述立轴空腔的周壁设有一对可置放所述横轴的通孔,所述平面轴承套住所述通孔。
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滚动轮外露于所述立轴的底端,此结构合理,使其能顺利插入垛底的间隙内,适应性好,所述立轴外周壁的底端周向向外延伸一凸边,顶端固设有一与前支轮支架上可移动齿条相啮合的齿轮,所述凸边与齿轮之间套设一与前支轮支架前端固定连接的立轴支撑套,此结构使得前支轮可以旋转、机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与码垛设备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码垛设备的前支轮结构,包括升降门架10,设于该升降门架前端的托架20、后端的控制箱30和受握把40控制的动力轮50、底端的前支轮支架3和设于该前支轮支架前端的前支轮60,所述前支轮支架上设有一转向装置70。其中所述转向装置70包括固定于前支轮60上端的齿轮4和置于前支轮支架3上且与齿轮相啮合的可移动齿条31。其中所述前支轮结构包括一滚动轮1,所述空腔21的周壁设有一对通孔23,滚动轮借助一横轴11穿设于通孔23中,即设于立轴2底部的空腔21内,使得所述滚动轮1直径的大部分都藏入立轴的空腔内,只有少部分外露于所述立轴2的底端,如此一来,该结构使得所述滚动轮1内藏于立轴的空腔内,结构合理,在前支轮60不减小直径和不增加高度的前提下能顺利插入垛底的间隙内,适应性好。
所述立轴外周壁的底端周向向外延伸一凸边22,所述齿轮4固定于所述立轴2的顶端,所述凸边与齿轮之间套设一与前支轮支架前端固定连接的立轴支撑套5,该立轴支撑套5的内周壁周向设有一凸缘51,凸缘与所述凸边22之间设有平面轴承6,平面轴承6套住所述通孔23,此平面轴承不仅用于承重转向,而且套住滚动轮的横轴11,限定了横轴的轴向移动,此外,所述凸缘与所述齿轮4之间还设有滚动轴承7,以有利于立轴的周向转动。此结构使得所述前支轮60可以旋转,以适应在窄小工作通道内可横向移动,使得码垛设备的机动性大大增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永顺;陈世胜,未经顾永顺;陈世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42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提高木材染色单板耐光性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底材修复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