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封装模式网络滤波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02972.9 | 申请日: | 200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00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姚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同和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H7/01 | 分类号: | H03H7/01;H03H7/09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 明 |
地址: | 523000广东省东莞市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装 模式 网络 滤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滤波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封装模式网络滤波器。
背景技术:
目前,网络滤波器已广泛应用于通讯网络中,一般的网络电路装置均设
置有网络滤波器。现有的网络滤波器包括壳体、若干引脚和滤波组件,壳体由外壳和底盖组成,生产时将引脚均匀嵌布在外壳两端,将滤波组件排布在外壳的凹槽内部,再在外壳底部粘盖上底盖即可完成网络滤波器半成品的生产。由于这种网络滤波器采用外壳和底盖组成的壳体,需要人工进行组装,使得生产效率较低,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封装模式网络滤波器,这种网络滤波器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封装模式网络滤波器,包括壳体、若干引脚和滤波组件,引脚均匀嵌布在壳体两端,形成左引脚端和右引脚端,所述壳体为注塑封装而成的一体化壳体,所述滤波组件封装在壳体内部,滤波组件通过引线分别连接左引脚端的引脚和右引脚端的引脚。
所述引脚的数量为十六个,所述滤波组件的数量为两组,该两组滤波组件并排封装在壳体内部;一组滤波组件通过引线分别连接左引脚端上侧的三个引脚和右引脚端上侧的三个引脚,形成信号输入滤波区;另一组滤波组件通过引线分别连接左引脚端下侧的三个引脚和右引脚端下侧的三个引脚,形成信号输出滤波区;所述左引脚端中间的两个引脚和右引脚端中间的两个引脚均为空引脚。
所述滤波组件由通过引线缠绕在一起的耦合铁芯和滤波铁芯组成。
所述滤波铁芯为高频滤波铁芯。
所述引脚采用贴片方式均匀嵌布在壳体两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壳体为注塑封装而成的一体化壳体,生产时,使用注塑机将环氧树脂高温注塑成为一体化壳体,同时将滤波组件封装在壳体内部,便可完成网络滤波器半成品的生产,因此,本实用新型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滤波组件的接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封装模式网络滤波器,包括壳体1、若干引脚2和滤波组件10,引脚2采用贴片方式均匀嵌布在壳体1两端,形成左引脚端8和右引脚端7,所述壳体1为注塑封装而成的一体化壳体,所述滤波组件10封装在壳体1内部,滤波组件10通过引线分别连接左引脚端8的引脚2和右引脚端7的引脚2。
所述引脚2的数量为十六个,所述滤波组件10的数量为两组,该两组滤波组件10并排封装在壳体1内部;一组滤波组件10通过引线分别连接左引脚端8上侧的三个引脚2和右引脚端7上侧的三个引脚2,形成信号输入滤波区5;另一组滤波组件10通过引线分别连接左引脚端8下侧的三个引脚2和右引脚端7下侧的三个引脚2,形成信号输出滤波区6;所述左引脚端8中间的两个引脚2和右引脚端7中间的两个引脚2均为空引脚。所述滤波组件10由通过引线缠绕在一起的耦合铁芯4和滤波铁芯3组成。所述滤波铁芯3为高频滤波铁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壳体1为注塑封装而成的一体化壳体。生产时,使用注塑机将环氧树脂高温注塑成一体化壳体,同时将滤波组件10封装在壳体1内部,便可完成网络滤波器半成品的生产,因此,本实用新型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使用时,这种封装模式网络滤波器的右引脚端7接入IC芯片,左引脚端8接入一个RJ45接口,RJ45接口再通过介质接口连接到以太网上。以太网信号经过介质接口和RJ45接口后,输送到信号输入滤波区5的滤波组件10进行信号处理,具体为以太网信号先经过滤波铁芯3进行高频滤波处理,然后经过耦合铁芯4进行信号耦合和隔离处理后,以太网信号经右引脚端7输入到IC芯片,经IC芯片信号处理后,以太网信号被输出到信号输出滤波区6的滤波组件10进行信号处理,具体为以太网信号先经耦合铁芯4进行信号耦合和隔离处理,再经滤波铁芯3进行高频滤波处理后,以太网信号从左引脚端8经RJ45接口和介质接口后输出到以太网。本实施例所述的封装模式网络滤波器可应用于十兆网络或百兆网络的单口交换机、路由器或显卡等产品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同和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同和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29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网关及其系统
- 下一篇:大容量变频器的逆率补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