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隐藏式电磁汽车排挡锁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02675.4 | 申请日: | 200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54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志平 |
主分类号: | B60R25/06 | 分类号: | B60R25/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长久 |
地址: | 523170广东省东莞市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隐藏 电磁 汽车 排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用之排挡锁具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可遥控控制的隐藏式电磁汽车排挡锁。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汽车排挡锁系安装于汽车的排挡箱外部,其通过限制排挡杆的位置移动而实现排挡上锁,达到防盗的目的。诸如此类排挡锁,其通常需要插入钥匙来开锁,此种操作方式,使用上非常不便且浪费时间;此外该类排挡锁之锁固结构系暴露在外,故不但具有不美观之缺点,且极易受人破坏,常造成使用者的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隐藏式电磁汽车排挡锁,其锁具和其锁固结构系全部安装于排挡箱内部,并通过无线遥控器控制电磁阀来完成上锁/开锁动作,不但具有极强的隐密性,而且上锁/开锁操作灵活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隐藏式电磁汽车排挡锁,包括汽车排挡杆和位于排挡箱内部的排挡杆座,该排挡杆的根部具有随排挡杆移动时绕其转轴旋转的排挡块,以及,进一步包括有
一电磁阀,该电磁阀设置于排挡箱内,电磁阀上具有用于限制前述排挡块的插销;
一控制盒,该控制盒设置于排挡箱内,控制盒内设置有遥控接收器和用于控制前述电磁阀之插销伸缩活动的控制电路,该遥控接收器与控制电路电连接,前述电磁阀通过电缆连接于该控制电路上,该控制盒通过电缆连接于车载供电接口上;
一无线遥控器,该无线遥控器位于排挡箱外,无线遥控器内设置有提供控制指令给前述遥控接收器的遥控发射器;
当上锁时,由无线遥控器发出上锁指令,控制盒内的遥控接收器收到上锁指令后通过控制电路驱动电磁阀的插销伸出,由插销限制住排挡块的移动,排挡块不能移动时,与其相连的排挡杆便不能移动;
当开锁时,由无线遥控器发出开锁指令,控制盒内的遥控接收器收到开锁指令后通过控制电路驱动电磁阀的插销缩回,此时,解除对排挡块的限制,当排挡块无限制而可移动时,与其相连排挡杆便可移动了。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排挡块为扇形,上锁时,该电磁阀的插销伸出后阻挡于扇形一侧边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磁阀安装于排挡杆座的侧面上,对就于排挡杆座的侧面上设置有一通槽,该电磁阀的插销正对该通槽。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可遥控控制的电磁阀,利用电磁阀的插销来限制与排挡杆连接的排挡块,最终限制住排挡杆的移动而实现上锁的功能。由于其采用了无线遥控的操作方式,不但其上锁/开锁之操作非常方便,而且其可将电磁阀、控制盒、排挡块等相应部件全部隐藏于排挡箱的内部,实现了一种完全隐藏的防盗锁结构,不容易被发现,不易被破坏,大大提升其防盗能力,亦不会影响车内美观性。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于排挡箱内部结构的侧向示图,其处于上锁状态;
图2是图1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于排挡箱内部结构的侧向示图,其处于开锁状态;
图4是图3的正视图;
图5是本实施例之电磁阀的控制原理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排挡杆 20、排挡杆座
21、通槽
30、排挡块 31、枢接转轴
40、电磁阀 41、插销
50、控制盒 51、遥控接收器
52、控制电路 60、无线遥控器
61、遥控发射器 71、电缆
72、电缆 73、车载供电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汽车排挡杆10、排挡杆座20、排挡块30、电磁阀40、控制盒50和无线遥控器60,其中,该排挡杆座20、排挡块30、电磁阀40和控制盒50均设置于排挡箱(图中未示出)内,该排挡杆10上端则延伸出排挡箱外,以便于人们排挡操作。
该排挡块30设置于排挡杆10的根部,其呈扇形体结构,扇形的圆心处枢接于排挡杆座20上,使得其可随排挡杆的移动而绕其枢接转轴31旋转。该电磁阀40固装于排挡杆座20的外侧壁面上,对应于排挡杆座20之侧壁上设置有一通槽21,电磁阀40上具有用于限制前述排挡块30移动的插销41,该插销41正对该通槽21,当插销41伸出时,其正好穿过该通槽21,阻挡于排挡块30的侧边上,以限制住排挡块30的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志平,未经李志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26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