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联下喷废气循环捣固焦炉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92401.1 | 申请日: | 200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12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何选明;王光华;梁玉河;欧阳曙光;史世庄;王世杰;黄鹂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B3/00 | 分类号: | C10B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樊 戎 |
地址: | 430081***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联下喷 废气 循环 焦炉 | ||
1、一种双联下喷废气循环捣固焦炉,由小烟道[1]、蓄热室[2]、斜道[3]、燃烧室[4]、炭化室[5]以及炉顶[6]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焦炉的小烟道[1]位于蓄热室[2]的下部,蓄热室[2]位于炭化室[5]和燃烧室[4]的下部,蓄热室[2]通过斜道[3]与燃烧室相连,燃烧室[4]由立火道[11]、立火道隔墙[16]、炭化室墙[7]、机侧炉头[12]和焦侧炉头[15]组成,炉顶[6]位于炭化室[5]和燃烧室[4]的上部;炭化室[5]与燃烧室[4]相间分布,炭化室[5]高为6m,平均宽为500~600mm,炭化室[5]长为15000~18000mm,炭化室[5]锥度为20~40mm,炭化室[5]的中心距为1300~1500mm,加热水平高度为700~90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联下喷废气循环捣固焦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炭化室[5]与燃烧室[4]相间分布是:炭化室[5]和燃烧室[4]之间砌筑有炭化室墙[7];砌筑炭化室墙[7]砖的上平面和下平面设有砖沟或砖舌[18],炭化室墙[7]的砌筑缝[17]为折线式,炭化室墙[7]的底部三层的宽度为120~130mm,底部三层以上的宽度为100~1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联下喷废气循环捣固焦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烧室[4]的立火道隔墙[16]的每一砖层由两块砖砌成,两块砖之间的侧面设有砖沟或砖舌[19],两块砖的上平面和下平面设有横向砖沟或砖舌[20]和纵向砖沟或砖舌[21],横向砖沟或沟舌[20]和纵向砖沟或沟舌[21]间彼此互不串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联下喷废气循环捣固焦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烧室[4]的机侧炉头[12]的每一砖层均为内层和外层的两层砖结构,内层和外层砖错缝砌筑;机侧炉头[12]外层处砌筑漂珠砖[26],机侧炉头[12]内层砌筑硅砖[27],炉肩外层处的两侧分别砌筑四块高铝砖[22、25、29、30],炉肩内层处的两侧分别砌筑四块硅砖[23、24、28、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9240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焦炉加煤车加煤量控制系统
- 下一篇:混凝土轨道运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