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相直流全自动丝管式热交换器焊接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192035.X | 申请日: | 2008-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96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 发明(设计)人: | 金春雄;万勇;邹东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荆州市金茂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11/00 | 分类号: | B23K11/00;B23K11/36;G05B19/414;B23K101/14 |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技经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春玲 |
| 地址: | 434000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三相 直流 全自动 丝管式 热交换器 焊接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阻焊设备,特别是涉及到丝管式热交换器焊接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电阻焊设备广泛用于航空、航天、轻工家电、建筑交通设施等行业,而国内生产的丝管式热交换器焊接设备采用的技术有交流、单相整流、三相整流、集成电路控制、微机控制等.它们均只实现了焊接工序的自动化,其钢丝和蛇形管需要人工排布到专用的工装模具上,然后放到焊机上进行焊接。一般是采用平板电板实现模糊多点焊接,焊接的质量虽然能够得到保证,但需用人工多、生产效率低,而且由于产品的品种多,需要的专用的工装模具数量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相直流全自动丝管式热交换器焊接设备,它是一种不需专用的工装夹具,能生产多品种丝管式热交换器产品的光机电一体化的焊接设备。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龙门架、数控系统、三相整流及可控硅控制系统、工件夹持机构、焊接机构、送丝机构;龙门架在底座的两侧,焊接机构在底座上,送丝机构在焊接机构上面,工件夹持机构在龙门架上,数控系统和三相整流及可控硅控制系统在电气柜内,触摸屏在电气柜上部,数控系统与可控硅系统相连,可控硅系统与焊接机构的焊接座相连。
数控系统的工作电源分别与触摸屏、PLC控制器、伺服电机驱动器连接、触摸屏分别与PLC控制器、伺服电机驱动器连接,PLC控制器与伺服电机驱动器连接,伺服电机驱动器与伺服电机连接,PLC控制器与可控硅系统、焊接机构连接。
可控硅控制系统中可控硅控制器与阻焊变压器连接,阻焊变压器与三相整流组件连接,三相整流组件与焊接座连接。
焊接机构在底座上,焊接机构上的焊接座的顶部有若干个间距分布的单点焊电极,间距的大小依据工件的尺寸而定。
送丝机构由钢丝储存箱和钢丝梳理分布机构组成,钢丝梳理分布机构上有两个轴。其中上轴的中部连有两个相同的摆杆,每一个摆杆下面连有一个滑块;其下轴的两边各自装有一个抓轮。
工件夹持机构由工件定位悬挂滑杆和滑槽组成;悬挂滑杆能在滑槽内滑动定位,悬挂滑杆上装有能变距的定位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本实用新型采用三相次级整流直流焊接技术,焊接质量稳定、无火花飞溅、功率因数高、能耗小。
2、本实用新型采用自动化钢丝输送分布的送丝机构,省掉了专用工装模具,不用人工排丝,提高了工效。
3、本实用新型采用伺服系统和带有人机交换的触摸屏的数字化控制系统,使设备运行稳定可靠,操作灵活方便,实现了丝管式热交换器总成生产的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数控系统方框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三相整流及可控硅控制系统电气图
图4、本实用新型焊接机构图;
图5、本实用新型焊接机构俯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送丝机构图;
图7、本实用新型送丝机构A-A放大图;
图8、本实用新型工件夹持机构滑杆图;
图9、本实用新型工件夹持机构滑槽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中:龙门架1在底座4的左右两侧,焊接机构5在底座4的轨道上,送丝机构6在焊接座5的上面,工件夹持机构7在龙门架1上,数控系统2和三相整流及可控硅系统3在电气柜19内,触摸屏18在电气柜19的上部,数控系统2与可控硅系统3连接,可控硅系统3与焊接机构5连接。
图2中:数控系统2由工作电源、触摸屏18、PLC控制器、伺服电机驱动器组成,工作电源分别与触摸屏18、PLC控制器、伺服电机驱动器连接;伺服电机驱动器与伺服电机连接;触摸屏分别与PLC控制器、伺服电机驱动器连接;PLC控制器与可控硅系统、焊接机构连接。
图3中:三相整流及可控硅控制系统3由可控硅控制器SK1、2、3,阻焊变压器BXA、B、C,三相整流组件SZL组成;可控硅控制器SK1、2、3与阻焊变压器BXA、B、C连接,阻焊变压器BXA、B、C与三相整流组件SZL连接,三相整流组件SZL与焊接座连接。
图4-5中:焊接机构5上的焊接座9在底座4上,焊接机构5上有焊接座9、多个间距分布的单点焊电极8;焊接座9的顶部安装若干个间距分布的单点焊电极8,电极8间距的大小依据工件的尺寸而定。
图6-7中:送丝机构6的钢丝梳理分布机构10在钢丝储存箱内,钢丝梳理机构上有轴11、轴11上有二个摆杆12,每一个摆杆12下面连有一个滑块13;钢丝分布机构有轴14、轴14上有抓轮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荆州市金茂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荆州市金茂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920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纤陶瓷插芯倒角外圆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转化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