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处理铅栅的熔铸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89905.8 | 申请日: | 200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48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战;赵传合;夏胜文;陈梁;徐诗艳;赵振波;赵朝军;张素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7/00 | 分类号: | B22D47/00;B22D43/00;H01M10/54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韩 华 |
地址: | 45465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处理 熔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的废旧铅蓄电池综合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铅蓄电池破碎分离后的铅栅回收、熔铸、渣铅分离的用于处理铅栅的熔铸装置。
背景技术
铅蓄电池是目前世界上产量和用途最广的一种电池,销售额占全球电池销售额的30%以上,每年有大量的铅蓄电池报废,这类电池的污染主要是铅重金属和电解质溶液,经再生铅分离系统处理后充分分离出塑料、铅膏、铅栅等各种成分;塑料可以直接外卖,铅膏可以进熔炼系统作为铅原料进行熔炼处理,铅栅的处理一直是一个问题,很多单位都是采用大熔铅锅将铅栅熔化、捞渣、铸锭后,再送往电解车间进行电解,这种方式有着能耗大、操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渣铅分离效果不好等缺点,铅栅中合金的元素进入电解阳极泥中,给综合回收增加难度,同时容易造成合金元素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化铅锅等传统装备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充分利用废旧铅栅蓄电池破碎分离系统的铅栅出料口出来的铅栅,由上料皮带输送到熔铸车间的上料平台后,直接加热干燥并熔化形成铅液和浮渣层的用于处理铅栅的熔铸装置,通过浮渣刮刀将浮渣排出本装置,铅液经本装置的出铅虹吸道虹吸排出,本工艺克服了以前的铅栅熔炼方式,采用回转熔铸炉、排渣刮刀以及虹吸道等主要部件装置,将铅栅输送、干燥、熔化以及实现渣铅分离,避免了化铅锅等传统设备,实现机械化操作,减轻操作员工的劳动强度,改善了工作环境,降低了能耗,并为再生铅配制合金做充分准备,达到综合回收利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回转熔铸炉,其特征在于:在回转熔铸炉的进料端安装有进料溜管和进料端密闭罩,在回转熔铸炉的出料端安装有天然气烧嘴和出料端密闭罩,在回转熔铸炉的出料端下面安装有渣斗,在回转熔铸炉内部出料端处设置有虹吸区,虹吸区与铅溜槽相接通,在回转熔铸炉的出料端还设置有渣溜槽和将浮渣刮到渣溜槽中的浮渣刮刀。
进料端密闭罩和出料端密闭罩是烟尘烟气收集并避免外泻的装置,天然气烧嘴是供热装置。
回转熔铸炉和虹吸区是一个整体。
回转熔铸炉与水平面之间具有0.5~4°的倾角,从废旧铅栅蓄电池破碎分离系统出来的铅栅经上料皮带输送到熔铸车间的回转熔铸炉上方的平台上,再由进料溜管输送到连续回转转动的回转熔铸炉中,铅栅在回转熔铸炉内滚动并向下运动,在天然气烧嘴的连续加温作用下干燥并逐步熔化,运动到存铅液区完全熔化,形成铅液和浮渣层。
将浮渣刮出回转熔铸炉的浮渣刮刀固定在出料端密闭罩上,浮渣刮刀与回转熔铸炉之间具有使浮渣向渣溜槽方向流动的5~30°的夹角。
所述的回转熔铸炉以及虹吸区以2~8转/分的转速连续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利用回转熔铸炉的回转运动和熔铸炉的自身的特性,将铅栅干燥并熔化,减少了专门的干燥设备,热利用率高,节约了能源;
2、本装置配套有通风收尘装置,进出料两端均有密闭罩,收集的烟气经过通风收尘器,净化后排放,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3、采用了固定在出料端密闭罩上的浮渣刮刀,将浮在铅液面上的浮渣刮出熔铸炉,达到和铅液分离,不仅降低了操作员工的劳动强度,而且刮出的浮渣不含铅液,分离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回转熔铸炉3,回转熔铸炉3为一个转动的筒体,筒体由托轮支撑,在筒体上安装有齿圈,该齿圈与动力驱动装置的输出齿轮相啮合,动力驱动装置驱动筒体转动。在回转熔铸炉3的进料端安装有进料溜管1和进料端密闭罩2,在回转熔铸炉3的出料端安装有天然气烧嘴9和出料端密闭罩10,所述的进料端密闭罩2和出料端密闭罩10是烟尘烟气收集并避免外泻的装置,天然气烧嘴9是供热装置。进料端密闭罩2和出料端密闭罩10保证烟气不外泻,烟气经另外设置的通风收尘系统处理后达标排放。
在回转熔铸炉3的出料端下面安装有渣斗4,在回转熔铸炉3内部出料端处设置有虹吸区5,虹吸区5与铅溜槽6相接通,在回转熔铸炉3的出料端还设置有渣溜槽7和将浮渣刮到渣溜槽7中的浮渣刮刀8。回转熔铸炉3和虹吸区5是一个整体。液态铅在所述的虹吸区采用虹吸方式放出,保证熔铸炉内的铅液面和渣层面的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99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