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精确加油壶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87250.0 | 申请日: | 200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90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殷修旺;高凤华;曹建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殷修旺 |
主分类号: | A47J47/01 | 分类号: | A47J47/01;B65D83/00;B65D25/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4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确 油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精确加油壶,具体的说是一种带有刻度,用于日常生活方便控制食物油摄入,预防慢性疾病的精确加油壶。
背景技术
油又称脂肪,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素,如果脂肪供应不足,人体皮肤就会粗糙、脱屑、头发枯脆易脱落等不良表现。但是,如果油脂摄入量过多,除了会造成肥胖外,还会导致血液中的脂肪酸过多,造成血脂增高,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经调查显示,我国居民食用油的摄取普遍过量,城市居民每人每日平均摄入量高达44克,大大超出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人每日25克的食用油摄取的标准。油脂摄入量过多,使饮食结构受到破坏,再加上目前人们运动量少,不少人导致了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因此,人们每日应食入适量的油。
目前,市场上的油壶主要是为了方便油的储存和施加,少数能粗略观察加入的量,还没有一种油壶能准确的掌握油的加入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准确加入食用油量的精确加油壶,能够根据日常饭菜的数量加入适量的油,防止油摄入过量或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精确加油壶分为储存间、暂储间及吸注器组成,储存间和暂储间通过吸注器单向连通,储存间上部设置入油口和螺丝盖,螺丝盖侧面设置储存间入气孔,暂储间上部有暂储间入气孔,并连接出油口,出油口处设置“L”型的盖,“L”型的盖以“L”型的盖轴为轴转动,吸注器由推拉拴、活塞、吸注管、吸油管盖片、吸油管、出油管、出油管盖片组成,吸注管上表有刻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有效控制食物油摄入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能够防止灰尘及小昆虫进入食物油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推拉栓2.螺丝盖3.储存间入气孔4.入油口5.吸注管6.储存间7.活塞8.吸油管盖片9.吸油管10.出油管11.出油管盖片12.暂存间13.出油口14.“L”型的盖15.“L”型的盖轴16.暂存间入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精确加油壶分成储存间6、暂存间12,储存间6上端有入油口4,暂存间12上端有暂存间入气孔16,储存间6、暂存间12通过吸注器单向连通,吸注器由推拉栓1、吸注管5、活塞7、吸油管盖片8、吸油管9、出油管10、出油管盖片11组成,吸注管5位于壶的一侧壁,标有刻度,能够显示吸入的油量,推拉栓1与活塞7连接,两者在吸注管5中可以被拉起或按压,吸注管5的下端分别有吸油管9和出油管10。吸油管9内开口于吸注管5内,并覆盖有弹性盖片,系吸油管盖片8,一端固定,一端可以开闭,吸油管9的另一端开口于壶储存间6的下端,出油管10的出口于壶的暂存间12,并也覆盖有弹性盖片,系出油管盖片11,一端固定,一端可以开闭。拉起推拉栓1时,吸注器出管油盖片11关闭,吸管盖片8张开,储存间的油通过吸油管9吸入吸注管5中,根据刻度显示,达到需要的量时停止抽拉。然后按压推拉栓1,此时由于压力作用吸油管盖片8关闭,出油管盖片11张开,吸注管5中的油流入暂存间12,倾倒油壶,暂存间12中的油从出油口13流出。
为了方便壶内油不被污染,在壶的入油口4、暂存间气孔16、出油口13设置防污染装置,入油口4设计成螺纹型,螺丝盖2呈“伞”型,下沿留有储存间入气孔3,暂存间入气孔16也是同样装置。出油口13有一呈“L”型的盖14,盖可以沿轴15转动,由于重力作用,壶平放时盖14盖住出油口13,倾斜壶,由于“L”型盖14下垂部分的重力作用,使出油口露出,油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殷修旺,未经殷修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72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