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离合器拉线连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85076.6 | 申请日: | 200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63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和;李磊;季益亮;高超;纵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奥马特汽车变速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4 | 分类号: | F16C1/14;F16G11/00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宗如 |
地址: | 243041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离合器 拉线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离合器控制装置,尤其涉及车辆传动部件的控制机构的布置和安装。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技术在国外的应用日益增多,但目前中国现有的AMT技术还不很成熟和完善,没有实现产业化。在装有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的车辆上,离合器执行机构与离合器拉线的连接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使用拉杆螺丝连接,拉杆刚性大,不灵活,对于控制汽车离合器的分离与结合的场合中容易偏离中心线,不适用。
使用拉杆焊接方式连接,焊接方式刚性大,不灵活。
使用销接方式连接,销接方式拉杆运动曲线性大,容易断裂。
以上连接方式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在离合器执行机构动作过程中,容易出现无效行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AMT系统用离合器执行机构与离合器拉线的连接装置,简化结构,易于实施,使用安全可靠。
汽车离合器拉线连接装置,包括拉线、拉杆,其特点是拉杆与离合器相向面设内盲孔,孔内设横向环形槽;拉线固定在拉线球头上,拉线球头穿设预紧弹簧、拉线滑动环置于内盲孔中,卡簧卡装在环形槽中,顶着拉线滑动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
所述拉线球头外呈圆柱状,一端设环形台阶阻挡弹簧脱落,另端设半球体,中部为圆柱体,穿设预紧弹簧;拉线球头内设通孔,拉线穿设在通孔中。
所述拉线滑动环外呈圆柱状,一端设平台与球窝结合体,阻挡预紧弹簧脱落,另端设平台与圆柱结合体,与卡簧靠接;拉线滑动环内设喇叭口,避免拉线弯曲折断。
优点是结构新颖,紧凑合理;离合器运作时,拉线与拉杆起到预紧作用,拉线自动张紧、就位,可以即时调节拉线与汽车离合器的角度,动作灵活,准确、可靠,提高传动效率;还可以降低拉线的弯曲折断损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汽车离合器拉线连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可以看出,拉杆6的左端面设内盲孔,盲孔内设环形槽8。安装和固定卡簧4;拉线球头1右端设挡弹簧的环形台阶10左端设半球面体9;拉线滑动环3左端沿中心线内设置喇叭口,外设台阶,拉线滑动环3右端沿中心线设置球窝;拉线5与拉线球头1固接,拉线球头1穿设预紧弹簧2、拉线滑动环3,用力挤压拉线滑动环3,使得拉线滑动环3的球窝压到与拉线球头1接触,穿过卡簧4,置于拉杆6内盲孔7中,然后通过工装夹具把卡簧4安装到内盲孔7内的环形槽内。
离合器执行机构带动汽车离合器进行分离运动,拉杆6向右运动,拉杆6带着卡簧4向右运动,卡簧4带着拉线滑动环3向右运动。在拉线滑动环3向右运动时,首先受力的是预紧弹簧2,预紧弹簧2起到预紧作用。当预紧弹簧2受力被压缩到拉线滑动环3与拉线球头1接触时,拉线球头1才跟着拉杆6向右运动,拉线5也向右运动。当拉杆6向右运动到汽车离合器完全分离时,离合器执行机构停止传输动力,拉杆6停止向右运动,卡簧4、拉线滑动环3、预紧弹簧2、拉线球头1处于图1所示状态。
离合器执行机构带动汽车离合器进行结合的运动,拉线5向左运动,拉线5带着拉线球头1向左运动,预紧弹簧2这时候还是处于被压缩的状态,拉线球头1与拉线滑动环3处于接触状态,它们向左运动,拉线滑动环3带着卡簧4向左运动,卡簧4则带着拉杆6向左运动。在汽车离合器完全结合的时候,即离合器执行机构停止传输动力,拉线向左运动停止,预紧弹簧2不再受力,预紧弹簧2回复到自由状态,拉线滑动环3和拉线球头1因受到预紧弹簧2本身的弹力作用,拉线滑动环3和拉线球头1处于分离状态,这时拉线球头1处于自动就位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奥马特汽车变速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奥马特汽车变速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50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