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自行车的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85020.0 | 申请日: | 2008-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83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贺先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八方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M23/02 | 分类号: | B62M23/02;B62M7/00;H02K7/11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范 晴 |
地址: | 215122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自行车 驱动 装置 | ||
1.一种电动自行车的驱动装置,包括五通(1)和安装在五通(1)中的主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五通(1)中还安装有电机(3)、减速机构(4)、离合机构(5),电机(3)通过减速机构(4)带动离合机构(5)、离合机构(5)带动主轴(2)、主轴(2)通过牙盘(6)带动车轮前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构(4)为行星轮减速机构,电机(3)的转子(32)侧部设有套在主轴(2)上的太阳齿轮(41),太阳齿轮(41)与行星轮(42)啮合,行星轮(42)的外缘与内齿圈(43)啮合,内齿圈(43)与五通(1)相对固定,行星轮(42)的行星轴(44)固定在行星架(45)上,行星架(45)套在主轴(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构(4)有两级,行星架(45)的侧部设有套在主轴(2)上的第二太阳齿轮(46),第二太阳齿轮(46)上啮合有第二行星轮(47),第二行星轮(47)的外缘同样与内齿圈(43)啮合,第二行星轮(47)的第二行星轴(48)固定在离合机构(5)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机构(5)包括与主轴(2)固定的内圈(51)和固定有第二行星轴(48)的外圈(52),外圈(52)上设有开口朝向内圈(51)的凹槽(53),凹槽(53)的侧壁至内圈(51)有间距(54),间距(54)沿着电动车前进时外圈(52)的转动方向逐渐减小,凹槽(53)内设有滚柱(55),滚柱(55)的直径介于间距(54)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外圈(52)在凹槽(53)的大端切向设有弹簧(56)。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为外定子内转子结构,电机(3)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与五通(1)固定的内端盖(33)和外端盖(34),定子(31)固定在内端盖(33)和外端盖(34)之间,内端盖(33)分隔在电机(2)与减速机构(4)之间,内端盖(33)的中间有孔让太阳齿轮(41)伸出,外端盖(34)的外侧设有轴承(36)套在主轴(2)上、内侧延伸有衬套(37)套在主轴(2)上,转子(32)则通过轴承(38)套在衬套(37)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端盖(33)的外缘向离合机构(5)一侧延伸有固定圈(35),内齿圈(43)固定在固定圈(35)内,离合机构(5)的外侧设有离合器端盖(57),离合器端盖(57)与五通(1)固定并通过轴承(58)套在主轴(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为外转子内定子结构,电机(3)设有外端盖(39),外端盖(39)通过轴承(310)套在主轴(2)上,外端盖(39)上设有向内延伸的外圈套(391)和内圈套(392),外圈套(391)与五通(1)固定,内圈套(392)上固定有定子(31),转子(32)呈开口向定子(31)的盆状结构,并通过轴承(311)套在主轴(2)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机构(5)的外侧设有离合器端盖(59),离合器端盖(59)通过轴承(510)套在主轴(2)上,离合器端盖(59)设有外圈套(591)与五通(1)固定,内齿圈(35)就固定在外圈套(59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八方电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八方电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502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密封货船舱盖
- 下一篇:骨架式集装箱半挂车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