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84931.1 | 申请日: | 2008-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98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唐应堂;沈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042 | 分类号: | H01L31/04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562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电池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半导体器件(或称物理电池),它能够直接将阳光的光能转换为电能。由于它工作时无需水、油、汽、燃料,只需要有光能就能发电的特点,堪称当代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而且安装维护简单,使用寿命长,可以实现无人值守,倍受人们的青睐,是新能源中的佼佼者。近些年来,太阳能的应用在全球越来越广泛,特别是通信领域,太阳能电源系统正逐步取代一些传统的电源设备,得到越来越普遍的应用。
在具体的应用场合,通常是由多个太阳能电池片构成太阳能电池组件,再将各个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输出连接起来,构成总体的电源输出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可以包括框架和固定于框架上表面的层压件,层压件由玻璃基板、粘贴于基板上呈矩阵排列的多个电池片、设于每一个电池片底部的保护层及粘于保护层地面上的防潮层组成,玻璃基板与电池片之间设有焊带,用于串联相邻电池片正、负极,并自第一电池片及末端电池片引出整块电池组件的正、负极端;为提供足够大的输出功率,通常由多个电池组件串联起来(由背部焊带引出的正、负端接入接线盒内,自接线盒引出的电缆线与相邻的另一接线盒引出电缆相连接),形成大面积的太阳能电池群组。
目前使用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一般都为平板式,白昼期间由于太阳的位置是按照一定的轨迹不停的运动的,因而在早上以及晚上太阳光照射到平板式电池组件上时有一定的角度,导致太阳能电池组件光强吸收较弱,只有当中午时段太阳光直接照射到平板式太阳电池组件上时,此时光强的吸收比较充分,因而对太阳能的利用不够充分。在大型电站等场合,可以通过设置方位跟踪系统或者通过多组太阳能电池组件间的配合来解决上述问题,然而,当用于太阳能路灯等单体运用场合时,上述问题就难以解决了。
另一方面,为解决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热斑效应,目前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普遍在接线盒内设置旁路二极管,由于接线的关系,每一旁路二极管与10片以上的一串太阳能电池芯片并接。当用于太阳能路灯等单体运用场合时,旁路二极管导通时,整体输出功率会急剧下降,导致其应用受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通过结构的改进,提高太阳能电池组件对光能的利用均及吸收能力,并解决热斑效应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框架、固定于框架上表面的层压件及电极引出焊带,所述层压件主要由基板、粘贴于基板上呈矩阵布置的复数个电池片组成,各相邻电池片的正、负极通过焊带串联连接,构成电池片串,该电池片串的正、负极分别与相应的电极引出焊带连接,所述框架为弧形结构,包括至少六片层压件,每一所述层压件通过至少四条高强度双面胶条固定连接在框架内侧,所述每一电池片上并联有一旁路二极管,其正极与电池片的负极端连接,二极管的负极与另一侧的电池片的正极端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池片通常采用半导体材料单晶硅或者多晶硅制成。其正、反两面分别作为电池片的正、负极端输出,因此运动导电焊带连接两电池片(一端连接于一电池片的正面,而另一端连接于另一电池片的反面),形成两片电池片的正、负极串联,同理,阵列布置的电池片可通过相应数量的焊带将各片电池串联成电池片串,该电池片串的首端及末端分别引出正、负极,作为整个电池组件的正、负极端,与太阳能电池组件背部的电连接器连接,导出转换后的电能。所述电池片上并联的旁路二极管,由于其正极与电池片的负极连接,而负极与连于电池片的正极,形成反向连接,因而在电池片正常工作时,由于电池片可以看作为一电源,其内阻非常小,导通电压小于二极管的反向导通电压,因而二极管截止,而当电池片被阴影遮蔽后,电池片便成为一电阻,且大于二极管正向导通的阻值,因而输入电流主要自旁路二极管上通过,短路该电池片,直到电池片恢复正常工作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旁路二极管为贴片式二极管,设置于层压件的边框内,每一旁路二极管位于对应电池片的一侧,其正、负极分别通过二极管焊带与相应电池片的负极、正极的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二极管采用贴片式二极管,利用其薄而小巧的特性,可以将其设置于层压件的边框内部,连接更加的可靠,并且不容易被损坏,同时使得太阳能电池组件更加美观。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1、由于本实用新型将电池片通过高强度双面胶条固定在框架内侧,所述框架为弧形结构,使得太阳能电池组件整体形成一定的弧度,适应了一天中太阳的运动轨迹,提高了太阳能组件在早晚时间对光强的吸收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49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体绝缘输电线路的伸缩节
- 下一篇:具有显示装置的裁板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