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力自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78048.1 | 申请日: | 2008-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95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彦 |
主分类号: | B62K3/00 | 分类号: | B62K3/00;B62K21/12;B62M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合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本源 |
地址: | 056009河北省邯郸市复兴***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双力自行车。
背景技术
现有普通自行车大都是依靠脚蹬来实现运动,这样受动力来源的限制,骑车速度就慢,骑快了或者骑久了身体会感觉很累,如果遇到上坡或者逆风的时候,人们一般就只能推着自行车前行,在平时行驶中加速也比较费力,且提速也很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以解决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双力自行车,在其原有技术上增加一车把助力系统。
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双力自行车,它包括前轮、后轮、前叉、车把、鞍座、座管、后叉、横梁、刹车系统、曲柄链轮系统、曲柄链轮、连杆、车把定位结构、万向轴、双向轴和折叠装置,Y型车把安装在把立顶部,万向轴设在车把下的把立上,靠在万向轴下部和上部的把立上分别设有伸缩套筒,下部伸缩套筒的下方把立上焊设一双向轴,在双向轴与前叉管之间的把立上设有折叠装置,折叠装置下端通过前叉管与前叉连接,且万向轴通过连杆与曲柄链轮连接,曲柄链轮设在横梁一侧上,支撑曲柄链轮的两轴套分别固定在横梁的两侧,曲柄链轮通过链条与曲柄链轮系统连接,曲柄链轮系统安装在座管与横梁的交接处。
进一步地,曲柄链轮系统的链轮由两棘轮组成“主动棘轮和从动棘轮”,主动棘轮和从动棘轮并列安装在中轴一侧,主动棘轮反向结构安装在中轴上,从动棘轮正向结构装套在中轴上,其与中轴间空隙处设有一轴承,且从动棘轮的内套体与主动棘轮外套体固定连接,从动棘轮与曲柄链轮通过链条连接,主动棘轮与飞轮也通过链条连接。
进一步地,车把定位结构包括两扇形齿盘、控位爪,两扇形齿盘分别固定在可折叠装置上,且在双向轴左右两侧,控位爪通过定位柱安设在双向轴的上部活动位置。
进一步地,连杆为可伸缩结构。
进一步地,在曲柄链轮和连杆驱动的下死点处装有一可调弹性助力装置。
进一步地,在座管前面设有一U型卡锁。
进一步地,鞍座上设有一可折叠靠背。
本实用新型双力自行车,通过脚蹬和手动双力驱动,大大的提高了驱动效率,在加速或上坡时达到了省时、省力的效果,骑车时上肢也得到了活动,这样就起到了强身健体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增加了骑行乐趣。
附图说明
如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如图2为本实用新型传动结构示意图。
如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后视图。
如图4为本实用新型从动棘轮安装结构主视图。
如图5为本实用新型主动棘轮安装结构主视图。
其中:1前轮,2后轮,3前叉,4车把,5鞍座,6座管,7后叉,8横梁,9刹车系统,10曲柄链轮系统,11曲柄链轮,12连杆,13车把定位结构,14万向轴,15双向轴,16折叠装置,17轴套,18把立,19套筒,20前叉管,21主动棘轮,22从动棘轮,23中轴,24轴承,25链条,26飞轮,27扇形齿盘,28控位爪,29弹性助力装置,30U型卡锁,31折叠靠背。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双力自行车,它包括前轮1、后轮2、前叉3、车把4、鞍座5、座管6、后叉7、横梁8、刹车系统9、曲柄链轮系统10、曲柄链轮11、连杆12、车把定位结构13、万向轴14、双向轴15、折叠装置16,Y型车把4安装在把立18顶部,万向轴14设在车把4下的把立18上,由于万向轴14的多向性在左右一定角度扭动把立,并不影响连杆12的驱动功能,靠在万向轴14下部和上部的把立18上分别设有伸缩套筒19,可示长短调节把向活动行程,下部伸缩套筒19的下方把立18上焊设一双向轴15,在双向轴15与前叉管20之间的把立18上设有折叠装置16,以方便前叉管20内预紧装置的调整,并使车把可折叠,折叠装置16下端通过前叉管20与前叉3连接,且万向轴14通过连杆12与曲柄链轮11连接,曲柄链轮11设在横梁8一侧上,支撑曲柄链轮11的两轴套17分别固定在横梁8的两侧,以保持连杆12在横梁8中心线上运动,曲柄链轮11通过链条25与曲柄链轮系统10连接,曲柄链轮系统10安装在座管6与横梁8的交接处,这样扳动把手时,把立18就能通过双向轴15就能做纵向往复运动,也就能通过万向轴14带动连杆12做往复运动,连杆12再通过曲柄带动曲枘链轮11做圆周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彦,未经李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80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盘绕式三角形横架有铰空间伸展臂
- 下一篇:手扶拖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