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投影机的光源散热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77211.2 | 申请日: | 200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7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林锦腾;李世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21/16 | 分类号: | G03B21/16;F21V29/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高占元;王小青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县潭子***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投影机 光源 散热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投影机组件,更具体地说,涉及投影机的光源散热模块。
背景技术
现今,投影机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其光源发出的光线经光机系统投射到屏幕上。该光源在发光时会散发大量的热量,为了使投影机的光源保持稳定并尽可能延长使用寿命,就必须确保光源在正常的工作温度范围内运行。因此,投影机的光源多设置有散热风扇。
图1是现有技术中投影机的光机系统以及光源散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LED(发光二极管)1用作光源模块,并通过螺钉锁付在光机系统2上。散热片3贴置于LED 1的背面,当LED 1工作时,其散发的热量传导到散热片3。在散热片3的一侧,设置有风扇4。该风扇4固定于外壳上(未图示)。工作时,风扇4转动,使散热片3的热量随空气排出投影机外。这种散热模块中,散热片3的数量为多个,且间隔排列。各散热片3均为矩形薄片,其长度L等于风扇4的直径。这种散热片3的体积通常都比较大。
光源散热模块的设置,需考虑风扇4的大小、位置、气流量,同时尽量缩小散热空间。一方面,LED 1的工作温度需在25-85℃,最佳发光色彩的温度范围在25-60℃,且在该范围内越低越好。另一方面,投影机的整体体积越来越小型化,但现有技术中的这种散热片3的体积使得投影机的体积不能有效缩小。因此,如何在缩小光源散热模块的体积同时,保证良好的散热性能,使光源的温度保持在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内,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投影机的光源散热模块的体积较大的缺陷,提供一种投影机的光源散热模块,其体积较小,同时能够使光源在正常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投影机的光源散热模块,包括:散热片,与所述投影机的光源模块相互贴置;以及设置在所述散热片一侧的风扇,其中,所述散热片包括:
导热板,与所述光源模块贴置;
多个翅片,从所述导热板上延伸出来;以及
侧板,从所述导热板的一端朝向远离所述翅片的方向延伸,且靠近所述风扇;所述侧板朝向所述风扇的表面为波浪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源散热模块中,所述侧板的长度与所述翅片的长度之和等于所述风扇的直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源散热模块中,所述风扇的直径等于所述光源模块的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源散热模块中,所述侧板靠近翅片处的厚度小于远离翅片处的厚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源散热模块中,所述风扇为进风口,所述散热模块与风扇相对的另一端为出风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源散热模块中,所述导热板上贴置有导热膜。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源散热模块中,所述散热片由高导热率金属制成。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光源散热模块,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减小了散热片的体积,投影机的光源散热模块的体积更小,同时能够保证光源在正常的工作温度范围内运行。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投影机的光机系统以及光源散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投影机的光机系统以及光源散热模块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光源散热模块中的散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投影机包括光机系统101、固定于光机系统上的光源模块102、以及光源散热模块103。该光源模块102包括金属基板、设置在金属基板上的连接陶瓷、以及半导体芯片(均未图示),该光源模块102可以是,例如LED(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它发出的光线经光机系统101,从镜头投射到对应的屏幕上(未图示)。
光源模块102通过螺钉105固定到光机系统101上。在光源模块102的背面,设置有散热片106,两者紧密贴置。该散热片106由高导热率的金属制成,例如,铜、铝等。且散热片106包括导热板107、以及从导热板107上平行延伸出来的多个翅片108,其中导热板107与光源模块102的背面贴置,且长度与光源模块102的长度相当。为了更好地进行导热,在导热板107上贴置有导热膜109,该导热膜109具有黏贴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72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气冷凝液液固分离水利旋流器
- 下一篇:永磁辊式磁选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