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套接式转轴结构及其套筒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76848.X | 申请日: | 200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73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鸿;江家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04 | 分类号: | F16C11/04;H05K5/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接 转轴 结构 及其 套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轴,尤指一种套接式转轴结构,该转轴结构的轴筒件与套设于内部的套筒间具有一定位机制,使该套筒不致随着枢轴件的转动,而在轴筒件内壁打滑。
背景技术
具掀盖的消费性电子产品,诸如可携式计算机、电子辞典、携带型影音播放装置及掀盖式手机...等,基本上,是将主体置于下半部,并通过转轴与上半部的盖体相连结,使盖体相对于本体可为之开合。因此,转轴亦为决定上述产品良窳的一大要因。
基本上,传统套接式转轴为获致预期的停滞定位效果,精密度要求甚高,其主要在一母连接件上轴向形成一轴孔,而公连接件的轴柱水平向开设一贯穿切槽,以提供该轴柱适当的弹性,以便嵌插于轴孔,使摩擦扭力在轴柱与轴孔之间。而该轴柱因切槽的存在,以致轴柱在轴孔内的摩擦部位是位于切槽两侧的垂直向,当反复操作时,该两摩擦部位损耗极快,进而导致松弛。
基于前揭套接式转轴的缺失,如图1所示,相关业者则将一具有弹性的多折状套筒20套设于母连接件10内,而公连接件30的轴柱301则套入该套筒20内,使摩擦扭矩发生于轴柱301与套筒20的多折状接触面。但该套接式转轴的显著缺失在于,若轴柱301与套筒20间润滑油不足,而导致干涩;或者母连接件与套筒结合时,因公差过大,而导致密合度不足;将使得公连接件30的轴柱301于套筒20内转动时,因摩擦力过大,而迫使该套筒20于母连接件10内壁形成打滑,从而造成扭力值变异或衰退过大等严重缺失,而具有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套接式转轴结构及其套筒,其是在轴筒件与套筒间设有一定位机制,使该套筒牢固地定位于轴筒件内部,而具有防止枢轴件与套筒因摩擦力过大,而使该套筒与轴筒件内壁形成打滑的缺失外,并可提供套筒与枢轴件间具有稳定的扭力值。
为达成前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套接式转轴结构,其包括:
一轴筒件,其具有一连接部,并于筒体轴向开具一轴孔;
一套筒,套设于轴孔内,其为一多折状弹性环体,该环体是由折弯部及毗邻的接触面交错围组而成,并于一适当位置形成一轴向切槽,各折弯部前端开设一缺口及一凸缘,使各凸缘的端角高于折弯部,以刺入轴孔内壁,并形成卡扣;以及
一枢轴件,其具有一衔接部,并轴向延伸一轴杆,该轴杆套接于套筒,使套筒各折弯部因轴杆的径向压力,而抵顶于轴孔内壁,且套筒各接触面是与轴杆形成摩擦扭力。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筒,其前端具有一定位机构,使该套筒可牢固地定位于轴筒件内部,以防止枢轴件与套筒因摩擦力过大,而使该套筒与轴筒件内壁形成打滑的缺失。
为达成前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套筒,其为一多折状弹性环体,该环体是由折弯部及毗邻的接触面交错围组而成,并于一适当位置形成一轴向切槽,各折弯部前端分别开设一缺口及一凸缘,且各凸缘的端角高于折弯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提供一种套接式转轴结构及其套筒,具有防止枢轴件与套筒因摩擦力过大,而使该套筒与轴筒件内壁形成打滑的缺失外,并可提供套筒与枢轴件间具有稳定的扭力值。
为进一步揭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内容,首先请参阅图式,其中,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套接式转轴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套接式转轴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套筒展开后的平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组立后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组立后的前视图;
图6为图5沿着线A-A所截取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至图6所示,基本上,本实用新型的套接式转轴结构是由一轴筒件1,一套筒2,及一枢轴件3组合而成。
其中,轴筒件1一端具有一连接部11,其是结合电子产品的主体,如图2所示,该连接部11开具至少一接合孔111,以便利用现有的结合元件,例如螺丝穿越后,而锁固于主体。惟不以此为限,该连接部11实施时可为断面非圆形的柱体,以便可嵌插及定位于主体预设的孔洞内,亦可获致相同的连接效果。该连接部11另侧延伸一筒体12,其轴向开具一尺寸略小于套筒2的轴孔1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68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凸轮靠合结构
- 下一篇:用于转向器试验设备的液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