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随身盘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75214.2 | 申请日: | 200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41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陈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兴晶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C5/00 | 分类号: | G11C5/00;G11C7/10;H05K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随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存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随身盘。
背景技术
由于电脑科技的飞快发展,电脑已被人们大量的运用在生活中,然电脑内的电子档案需利用存储器进行存档、备份或纪录,以方便人们携带及使用,随着1.5时磁片、光盘等存储器被广泛运用,其渐渐出现容量不足,且具有携带、保存及使用上较不方便、易毁损的缺点,故厂商便研发出了随身盘,利用随身盘所设通用串行总线规格(Universal Series Bus,USB)插头的热插拔(Hot Plug)功能,即可将随身盘快速插设于电脑进行数据存取,且随身盘具有较大的储存容量,进而提升了消费者使用上的便利性。
再者,随身盘使用USB大量储存装置的类别,这表示大多数现代的作业系统都可以在不需要另外安装驱动程式的情况下读取及写入随身盘,而随身盘在作业系统里面显示成区块式的逻辑单元,隐藏内部快闪存储器所需的复杂细节,作业系统可以使用任何档案系统或是区块定址的方式,有些电脑也可以利用随身盘来开机,又,就随身盘兼具了容量大、体积小、速度快、随插即用、又方便携带等种种优点,相当的受到学生、社会人士等在上学或工作时不可或缺的物品,且随身盘又具备了USB及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两种技术,相当方便供使用者运用。
而以快闪存储器为制成目前当红的数字产品,如各式数字存储卡、读卡机、随身盘等的主要功臣;它兼具了只读存储器(ROM)长时间保存数据不流失的优点,及一般电脑存储器(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可更改、读写纪录的特性,且储存容量及读写速度持续增加,并可重复读写数据十万次,所以被广泛应用于3C产品。
因为随身盘为了兼顾体积小、厚度薄及微型化的研发趋势,其连接接口仅能插接于电子装置单一对应的连接部,并大都为预先订制或按照厂商既定的接口型式使用,而只能适用于单一对应的接口型式、无法作扩充使用,以致使随身盘会有无法插接、存取电子装置内部所储存的数据等情况,且若随身盘使用在不同的电子装置的连接部时,因需考量其接口的型式,而须搭配符合相同规格的转接接口,并在连接不同的电子装置连接部时,则必需要另行搭配、更换不同的转接接口,将会占用外部绝大部份的空间,也使转接接口所延伸的缆线整体过于繁杂、且不易摆设以及造成使用上与收藏、携带时相当的不方便,也需花费另外购置转接接口的费用,实不符合经济效益上的考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随身盘,,其本体可供电子装置的数据进行传输、接收及存取,具有适用不同电子装置的连接接口使用的随身盘、达到适用性广泛、符合市场需求性、提高经济效益、增加使用者购买欲望及随身盘附加价值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随身盘,可具有效运用定位部的布局空间来充分使用本体上多余的空间收容转接装置,而使随身盘在原设计外观及尺寸下可另外装设转接装置,具有结构小型化、轻薄短小、方便携带及使用便利的功效,同时可具有保护及防止凸出而受碰撞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随身盘,包括本体、转接装置及传输线,所述本体上方设有供所述转接装置固定的定位部,在所述本体内设有具相关电子零件的电路板,而所述本体前方再设有连接所述电路板的USB插头;
所述转接装置在基部两侧分别设有可活动拉出定位部外的Micro USB插头及Mini USB插头;
所述传输线定位于所述定位部一侧,所述传输线两侧分别延伸设有连接所述电路板及所述转接装置的Micro USB插头、Mini USB插头上的线材头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随身盘在本体上方定位部为供转接装置定位,而此转接装置在连接传输线的基部两侧分别设有Micro USB插头及Mini USB插头,并在传输线另侧与本体内电路板相接,当本体欲与外部电子装置对接时,使用者可依其需求选择以USB插头或将Micro USB插头及Mini USB插头抽出定位部外,来插入于外部电子装置的连接接口,使随身盘本体供电子装置的数据进行传输、接收及存取,具有适用不同电子装置的连接接口使用的随身盘、达到适用性广泛、符合市场需求性、提高经济效益、增加使用者购买欲望及随身盘附加价值的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兴晶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兴晶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52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