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胎吊轮毂内孔修复专用夹具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73085.3 | 申请日: | 200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56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梁俊波;聂云亭;桂林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B23Q3/12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萍华 |
地址: | 266011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轮毂 修复 专用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夹具,具体地说是一种修复集装箱轮胎吊行走轮毂内孔用的夹具。
背景技术
集装箱轮胎吊是港口码头上对集装箱进行装卸的常用大型机械,由于集装箱的装卸非常频繁,轮胎吊的使用率也就相当高;由于集装箱重量大,轮胎吊的负荷大,其行走轮轮毂内孔与轮轴之间因频繁摩擦而变大,当轮毂内孔因磨损松旷以后,造成轮胎吊行走跑偏,无法进行正常地运输工作。出现上述情况后如果更换新的轮毂,购买新轮毂费用高,将造成很大的浪费,而且现去采购周期长,影响正常使用;储备备件又占压资金多,影响资金周转。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对磨损的轮毂内孔进行补焊,然后再放到镗床或大型车床上进行内孔车削修复。港口码头上使用的轮胎吊,其行走轮轮毂的外径一般在500-600毫米之间,作为一般码头上的修配车间,还没有能夹持如此大直径的车床,配备如此大型的车床或镗床投资太大,只能委托给其他有加工能力的单位加工,这样不仅委托成本高,而且加工周期长。对磨损了的轮毂如果不能及时修复,就会影响装卸工作的正常进行,货物不能及时装卸,压船所造成的损失更大。因此如何在最短时间内、用最小的成本完成轮毂内孔的修复,是目前需要解决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码头上的修配车间因没有大型车床,无法对磨损的轮胎吊行走轮轮毂内孔进行修复车削,委托别人加工成本高、周期长的缺点,提供一种轮胎吊轮毂内孔修复专用夹具。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在一端带有可夹持在普通车床卡盘上凸台的座盘上与凸台相对的端面,同心设有可将轮毂的外径装入的圆形凹槽,凹槽周边均布有固定轮毂用螺钉的螺孔。
使用时,将座盘上的凸台夹紧在普通车床的三爪卡盘上,将轮毂的外径装入座盘上的凹槽内,使轮毂的中心与卡盘中心重合,将穿有压板的螺钉拧在座盘上的螺孔内,拧紧螺钉将轮毂压紧,即可利用现有普通车床的车刀修复大型的轮胎吊行走轮轮毂内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利用一个可夹在普通车床三爪卡盘上带座盘的夹具,即可对大型的轮胎吊行走轮轮毂内孔的修复车削,解决了购买大型加工设备投资大、委托加工成本高、加工周期长的问题。上述夹具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工效高,完全可满足港口码头上自用轮胎吊行走轮轮毂修复、保证正常运输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中,在普通车床的三爪卡盘6上,夹持有左端带有圆形凸台1.1的座盘1,在座盘1的与凸台1.1相对的右端面上,与凸台1.1同心设有可将轮毂4的外径装入的圆形凹槽1.2,在凹槽1.2的周边端面上,均布设有与三爪卡盘6中心线平行的螺孔,穿有压板5的螺钉2拧在螺孔内。使用时,拧紧螺钉2将轮毂4压紧固定在座盘1上,车刀3即可很容易地将被焊补了的轮毂4的内孔车削修复好,投入少、成本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30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