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电隔离有源恒流远距离数字信号传输中继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71709.8 | 申请日: | 200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31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亓胜田;刘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亓胜田;刘志强 |
主分类号: | H04L25/02 | 分类号: | H04L25/02;H04B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011山东省潍坊市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电 隔离 有源 远距离 数字信号 传输 中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数字信号传输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光电隔离有源恒流远距离数字信号传输中继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计算机串行通信的接口电路及其类似的部件很多,标准的串行通信接口有RS232、RS422、RS485、20mA电流环等,尽管如此,但是其传输距离比较有限,其中传输距离最远的RS485的通讯距离为1200M,要实现远距离的数据传输,必须在间隔不超过1200M的位置上安装具有同样传输功能的中继器。这样虽然达到了数字信号远距离传输的目的,但是却存在故障率高、信号传输波形失真大、误码率高以及通信波特率低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故障率高、信号传输波形失真大、误码率高以及通信波特率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光电隔离有源恒流远距离数字信号传输中继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包括:接收TTL输入数字信号的光电耦合电路的输出端与开关量变换成有源恒流数字信号电路的输入端相连,该电路的输出端与数字信号输出光电耦合电路的输入端相连。
所述的开关量变换成有源恒流数字信号电路中的三极管T1、T2、基极相连后与光电耦合器U1的4脚及电阻R2的一端相连,T1与T2的发射极相连,T2的集电极与电阻R2的另一端相连,并通过电阻R3的一端与接受方的电阻R5的一端相连,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在T1与T2的发射极之间,T1的集电极与光电耦合器U1的5脚及电源Vcc3的正极相连,电源Vcc3的负极与光电耦合器U2的2脚相连。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利用功率放大电路,把光电耦合器的耦合输出信号直接转换成有源恒流电流环信号进行传输,有效地提高了信号的驱动能力,改善了通信信号质量。并经实验证明该技术具有传输距离远、性能稳定可靠等特点。如果想传输更远的距离,可以在间隔不超过7000M的位置上串联本中继器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2,接收TTL输入数字信号的光电耦合电路6的输出端与开关量变换成有源恒流数字信号电路7的输入端相连,该电路的输出端与数字信号输出光电耦合电路8的输入端相连。
参照图1,数字信号光电耦合电路是把TTL逻辑电平转换为电流输出信号,通过光电耦合器实现电气隔离。其输入信号送入三极管T3的基极,T3的集电极接地,发射极与光电耦合器的2脚相连,光电耦合器的1脚通过限流电阻R1与Vcc1相连,其输出用于驱动开关量变换成有源恒流数字信号电路,该电路中的三极管T1、T2的基极相连后插接在光电耦合器U1的4脚与电阻R2的一端之间,T1与T2的发射极相连,T2的集电极与电阻R2及电阻R3的一端并经过电阻R5与光电耦合器U2的1脚相连,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在T1与T2的发射极之间,T1的集电极与光电耦合器U1的5脚及电源Vcc3的正极相连,电源Vcc3的负极与光电耦合器U2的2脚相连,其光电耦合器U2的4脚接地,5脚通过上位电阻R4与电源Vcc2的正极相连,5脚同时作为TTL的信号输出引线端与其它仪器、仪表串行通信接口TTL信号相连。
本实用新型适于港头码头输油管网计量参数检测,实现仪器、仪表于调度室之间的远距离信号传输及石化企业厂区各种检测仪表到监控室之间的检测参数的远程传输,使用时当输入低电平时,三极管T3导通,光电耦合器U1通导,使脚4与脚5之间导通,恒流电路有恒流输出,接收端光电耦合器U2通导,输出端引脚5输出低电平;当发送端输入高电平时,三极管T3截止,光电耦合器U1截止,此时恒流电路截止,无电流输出,输出端光电耦合器也截止,输出端引脚5输出高电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亓胜田;刘志强,未经亓胜田;刘志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17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