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强传递力矩的永磁联轴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3610.3 | 申请日: | 2008-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80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吴伟明;李和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暨意创磁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1/00 | 分类号: | H02K5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18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传递 力矩 永磁 联轴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传输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联轴器。
背景技术
如附图3和附图4所示现有永磁联轴器包括外传子11、内转子7及设在两者之间的隔离套9组成。外转子11圆筒形选用低碳钢材料(导磁),内圈固定有磁钢10,按径向充磁,N、S极相间设置;内转子7为不锈钢材料(不导磁),外圆上固定有磁钢8,同样按径向充磁,N、S极相间,内外转子的磁钢极性按N、S、N、S的同方向对应。在基本尺寸确定的情况下,磁钢所能提供的磁场是有限度的,现有结构磁力线需在内转子7中穿过一个由不锈钢组成的非导磁区,该区的磁阻很大,磁能在内转子7中有较大的损失,从而导致有限的磁能不能集中到所需要的作用区域(即内外磁钢的间隙)中,影响了联轴器的传递力矩性能。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0620078996.9中公开了一种永磁同轴感应环式异步联轴器,其特征在于由磁滞材料制成的圆桶形内转子的轴线与外转子的轴线00′同轴,在外转子与内转子之间安装有由非磁性材料制成的圆桶形隔离套,内转子安装在隔离套内,在外转子的圆桶壁内侧、环绕安装有永磁体,内转子的圆桶壁在轴向上的安装位置与永磁体相对应。该内转子为整体式的磁滞材料(铁磁材料)容易与介质发生氧化反应,由于内转子与传动轴需要配合。整体式的铁磁结构虽然解决了磁阻问题,但由于存在配合部的氧化问题明显是不是很合理,及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传递力矩性能的永磁联轴器。
一种增强传递力矩的永磁联轴器,包括圆筒形的内转子本体,内转子本体的外圆周固定有若干磁钢,所述的磁钢与内转子本体之间设有导磁体。
本实用新型永磁联轴器包括用于带动内转子转动的外转子,外转子为圆筒形选用低碳钢材料,内圈固定有磁钢,按径向充磁,N、S极相间;内转子本体为不锈钢材料,其上磁钢同样按径向充磁,N、S极相间,内外转子间有隔离套分隔开,内外转子的磁钢极性按N、S、N、S的同方向对应。
所述的导磁体为圆环形,嵌套在内转子本体的外圆周壁。
所述的导磁体内壁与内转子本体外壁也可以通过卡槽结构配合固定,使导磁体与内转子本体之间不易错位。
本实用新型永磁联轴器中内转子的磁钢磁力线主要穿过导磁体形成相对磁阻较小的导磁区域,从而可以使有限的磁能最大限度地集中到内外转子磁钢的间隙,从而在整体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得到较大的传递力矩,既提高了磁钢磁力的利用率也优化了内转子结构特性,相对整体导磁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永磁联轴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永磁联轴器A部放大径向剖面示意图;
图3是现有永磁联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永磁联轴器B部放大径向剖面示意图;
附图中带箭头虚线表示磁力线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永磁联轴器,包括内转子本体1,内转子本体1为圆筒形轴向外圆固定有若干磁钢3,磁钢3与内转子本体1之间设有导磁体2。永磁联轴器还包括可以带动内转子1的外转子6,外转子6为圆筒形选用低碳钢材料,内圈固定有磁钢5,按径向充磁,N、S极相间;内转子1本体为不锈钢材料,其上磁钢同样按径向充磁,N、S极相间,内外转子间有隔离套分隔开,内外转子的磁钢极性按N、S、N、S的同方向对应。导磁体2为圆环形,嵌套在内转子本体1外壁。
一种永磁联轴器其部件组成与上述联轴器相同,其内转子外圆周上设有若干凹槽,凹槽呈中心对称分布,作为优选凹槽为燕尾形。导磁体为圆环形,内壁对应内转子的凹槽设有凸槽,导磁体与内转子轴向抽插配合连接,其圆周方向不易错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暨意创磁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诸暨意创磁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36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