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冷却型螺旋捞渣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60757.7 | 申请日: | 200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75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范仁东;高嘉梁;王志斌;江蛟;李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电力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F23J1/02 | 分类号: | F23J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叶连生 |
地址: | 210002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 螺旋 捞渣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电站锅炉底渣输送的除渣装置,属于电站锅炉底渣输送、冷却设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螺旋捞渣机是火力发电厂常用的底渣处理和输送设备,螺旋捞渣机的结构和组成如图1所示:螺旋输送机1、槽体2、渣井3。
从锅炉炉膛落下的高温底渣,经渣井(3)进入螺旋捞渣机的槽体(2),槽体(2)内充满水,高温底渣在槽体(2)内粒化冷却后,由螺旋输送机(1)捞出。
为保证螺旋捞渣机的正常运行和高温底渣的顺利粒化冷却,要求槽体(2)内的渣水温度不至过高,需要不断的向槽体(2)内补充温度较低的冷却水,同时槽体(2)向外不断的的溢流出温度较高的溢流水,为了处理温度较高的溢流水,在螺旋捞渣机之外都设置有庞大和复杂的“溢流水处理系统”,负责溢流水的冷却、澄清和输送,以避免水资源被浪费和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冷却型螺旋捞渣机,该装置在保证水资源不被浪费和不污染环境情况下,能取消在螺旋捞渣机之外设置的溢流水处理系统,简化锅炉除渣系统、降低造价和节省运行费用,同时减少占地面积和检修工作量,改善环境条件。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螺旋捞渣机包括螺旋输送机、槽体、渣井、槽体内冷却装置;其中,在渣井下部的出口处为槽体,螺旋输送机的下端位于槽体的底部,螺旋输送机的上端位于槽体上部的外面,在槽体中设置有槽体内冷却装置,在槽体内冷却装置内通过低温冷却水,槽体内冷却装置的冷却水进口和回水出口与外部的水冷却系统相连接。所述的槽体内冷却装置位于槽体的中间或侧面。所述的槽体内冷却装置采用管式或板式结构。
在螺旋捞渣机的槽体内的渣水中,设置槽体内冷却装置(有别于现有的在槽体内不设置冷却装置的螺旋捞渣机),在冷却装置内通过低温冷却水,槽体内冷却装置的冷却水进口和回水出口与外部的冷却水系统相连接。
冷却装置内温度较低的水不与槽体内温度较高的渣水直接接触,渣水的热量通过冷却装置壁面传给温度较低的水,降低螺旋捞渣机槽体内的渣水温度,实现渣水的冷却,达到不需设置“溢流水处理系统”的目的。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由于实现了螺旋捞渣机的自身冷却,取消了螺旋捞渣机的溢流水处理系统,因而可降低电站锅炉除渣系统造价和节省运行维护费用,同时减少占地面积和运行检修工作量,改善环境条件,彻底消除由溢流水处理系统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水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其中有:螺旋输送机1、槽体2、渣井3、槽体内冷却装置4。
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图1所示结构方案。该螺旋捞渣机包括螺旋输送机1、槽体2、渣井3、槽体内冷却装置4;其中,在渣井3下部的出口处为槽体2,螺旋输送机1的下端位于槽体2的底部,螺旋输送机1的上端位于槽体2上部的外面,在槽体2中设置有槽体内冷却装置4,在槽体内冷却装置4内通过低温冷却水,槽体内冷却装置4的冷却水进口和回水出口与外部的水冷却系统相连接。所述的槽体内冷却装置4位于槽体2的中间或侧面。所述的槽体内冷却装置4采用管式或板式结构。
冷却装置内温度较低的水不与槽体内温度较高的渣水直接接触,渣水的热量通过冷却装置壁面传给温度较低的水,降低螺旋捞渣机槽体内的渣水温度,实现渣水的冷却,达到不需设置“溢流水处理系统”的目的。
槽体内冷却装置布置在槽体的中间或侧面。
槽体内冷却装置结构型式为管式或板式。管式冷却装置的管道采用普通结构型式或采用强化传热的外翅片、内翅片、螺旋槽、波纹管等结构型式;板式冷却装置可采用平板、波纹状、带翅片式、热板式等换热板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未经江苏省电力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07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橡胶止水带
- 下一篇:内燃机车电空接触器的辅助联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