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显示模块及装备显示模块的终端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53230.1 | 申请日: | 2008-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72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新;石红兵;沈芝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纽发利商贸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H04M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习群 |
| 地址: | 200135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模块 装备 终端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显示模块及装备显示器模块的终端机,特别涉及有关加强驱动IC所在的铁框部所属区域的强度,在掉落终端机时,压力测试或使用终端机时,防止由于施加到驱动IC的压力而使驱动IC受损的显示模块及装备其显示器模块的终端机。
背景技术
终端机是指包括PCS电话,PDA等的个人便携式电话,对于现代人而言,终端机不再是奢侈品,逐渐成为了生活必须品。因此终端机制造厂家以增加新技术方式或华丽的外观设计方法,不断上市新产品,而且消费者也呈现以一定的周期更换终端机的趋势。
终端机分输入信息的输入部分和显示输入的信息或图象的显示部分,显示部分是指被称为液晶的显示模块。
显示模块大体上具备:形成画像的面板;装配在面板后面;向面板投射光的背光组;及容纳并组装上述部件的模型框架。
作为面板主要采用的是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面板,面板装有与终端机上的印刷电路板相连接的方柱形驱动IC。
另外,LCD面板本身不能发射光,而采用的是调节光透过率的方式,因此要在面板上形成一定的画像,就需要向面板投射光,这一功能是由背光组件(Back Light Unit)来执行。
背光组件一般有以下两种形式:将光源安置在导光板的下侧,把光直接照射导光板的直下型;在导光板的一个侧面或多个侧面安置线光源或点光源,通过导光板及反射镜片等部件反射及扩散光线的侧光型。目前便携式电话的终端机主要采用侧光型的背光组件。
背光组件和面板组装在形成外框的模型框架内,形成一个显示模块。模型框架包括将面板和背光组件组装在一起的内空的四角型环状的塑胶框架;围绕塑胶框架组装的下铁框。
塑胶框架一般是用聚碳酸脂PC注塑制造,用聚碳酸脂PC注塑制造塑胶框架,不仅批量生产性和同一复制性好,而且具有原材料采购方便,生产成本低的优点。因此大部分厂家用聚碳酸脂PC来注塑制造塑胶框架。
与此相反,下铁框是环绕塑胶框架的外框,起到阻止塑胶框架的任意变形的作用。因此下铁框要选用比塑胶框架更为坚硬的材质,比如不锈钢SUS来制作的。
尤其是,在塑胶框架的制作过程中,如果下铁框的厚度厚时,会增加整个显示器模块的厚度,因此通常是用纸张厚度的不锈钢钢板以大体四角箱体的形状折曲,来制造下铁框。上述面板的驱动IC放置在开放的前面部的上部。
但是,把如此薄的不锈钢钢板折曲成大体为四角形箱体的形状,简单制作的下铁框,是难以维持要求的强度,且被弯曲的可能性大,因此难以保护LCD面板。尤其是前部被开启的箱体形状的下铁框在位于驱动IC的区域,实质上没有任何强度加强的保障的情况下,只有一张纸张厚的不锈钢钢板,因此对驱动IC的强度加强方面没有任何贡献。
实际上,产品出货之前要进行终端机的掉落或压力测试时,主要在位于驱动IC的部分集中加压,在驱动IC的所属区域加压时,支撑驱动IC领域的铁框是难以支撑而弯曲,从而导致驱动IC受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加强驱动IC所在的铁框所属区域的强度,至少在掉落终端机或进行压力测试时,或使用终端机时,防止由于施加到驱动IC的压力而驱动IC受损的显示模块及装备其显示器模块的终端机。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块及装备显示器模块的终端机,显示模块包括形成画像的面板以及与上述面板结合的驱动IC,面板由塑胶框架支撑,塑胶框架由一环绕其外框的下铁框支撑,在上述驱动IC所在的下铁框所属区域中,有支撑向上述驱动IC施加压力的加强支撑部。
所述下铁框具有包括与上述面板并行安置的底板部,在底板部的外端沿着上述面板的厚度方向折曲,形成与上述塑胶框架外侧面接触支撑的侧壁部。
所述下铁框的底板部、加强支撑部和多个侧壁部是用不绣钢薄板制作。
所述下铁框的加强支撑部是用卷曲加工工艺与底板部一体成型的。
所述下铁框的加强支撑部是从其底板部向上述面板方向进行内卷曲加工形成。
所述下铁框的的加强支撑部一端两侧,形成相对于底板部的横向一对缺口侧壁部,该缺口侧壁部和上述加强支撑部之间形成为了向上述加强支撑部内侧进行卷曲加工而形成的一对切口部。
所述下铁框的底板部连同其底板部的加强支撑部的整体厚度,与上述面板的厚度相同。
上述的下铁框适用于任何一项显示器的终端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纽发利商贸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纽发利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32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