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刀片取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51796.0 | 申请日: | 2008-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37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4 | 分类号: | B23P19/04;B22D11/12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雷绍宁 |
地址: | 200444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刀片 取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拆卸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去毛刺机的刀片取出装置。
背景技术
连铸机去毛刺机主要功能:去除切割机切下的板坯下表面残留的毛刺边,确保切割机切下的连铸板坯上、下表面光洁度平整。连铸去毛刺机属于连续生产设备,更换周期为三个月,原来工艺设计的六片刀片镶嵌在去毛刺机座上,经过连续频繁的使用,已磨损严重老化。停机检修更换刀片时,检修人员利用手锤、扁錾、撬棍等工具更换设备上六片旧的刀片,更换刀片取出非常困难。由于连铸机CAS停机时间短暂,检修更换过程中,个别磨损的刀片根本无法更换。造成了去毛刺机无法彻底去除毛刺,影响到板坯下表面光洁平整度。如果整体更换去毛刺装置,更换作业时即费力又费时,增加检修人员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刀片取出的刀片取出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刀片取出装置,包括一顶板和一拉板,拉板垂直连接在顶板的中部,与顶板成T字型连接,拉板上与顶板相对的一端设置一榫形槽,榫形槽开口边长度小于榫形槽底边的长度。
优选的是,顶板和拉板均采用钢制材料。
优选的是,榫形槽的形状与待拆卸刀片的形状相适配。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满足了更换工艺要求,缩短了检修更换时间,减轻了作业时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参考图。
附图标记如下:
1、顶板 2、拉板
3、刀片 4、千斤顶
21、榫形槽 31、刀口
32、刀柄 5、刀架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刀片取出装置包括如下结构,下文将参照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去毛刺刀架和刀座的特殊形状,设计处本实用新型刀片取出装置。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整体呈T字型,其包括一顶板1和一拉板2,顶板1与拉板2垂直固定在一起组成T字型结构。在拉板2上设置一榫形槽21,榫形槽21开口边长度小于榫形槽21底部的长度。顶板1和所述拉板2均采用钢制材料。榫形槽21的形状与待拆卸刀片3的形状相适配。
如图2所示,去毛刺刀片3设计尺寸刀口31上端部位为60mm,下端部位为40mm,呈榫形形状。如图3所示,刀柄32嵌入刀架底座5中。如图1所示,根据去毛刺刀片3的设计尺寸,本实用新型的顶板1的尺寸为260mm×50mm×50mm,拉板2的尺寸为100mm×170mm×40mm,拉板2上的榫形槽21的尺寸上端部位为42mm,下端部位60mm。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图3所示,更换刀片3时,先用内六角工具拆除刀片3的固定螺丝,用本实用新型刀片取出装置上端榫形槽21从刀片3的一端卡在刀片3两侧,确定好位置后,用两只五吨液压千斤顶4同时顶住顶板1的两端,将旧的刀片3顶出刀架底座5。
检修员工原来利用手锤、扁錾、撬棍等工具更换设备上六片旧的刀片3,更换刀片3取出非常困难。现在利用本实用新型刀片取出装置,满足了更换更换工艺要求,节约了检修更换时间,原来更换一组刀片3需要4个小时,现在更换一组刀片3只需40分钟。减轻了作业时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板坯下表面光洁平整度质量,减少了整体更换去毛刺装置频度。
由于连铸机去毛刺装置广泛应用于炼钢厂连铸机。设计出这种新颖的刀片取出装置,可广泛应用在其它领域的连铸机去毛刺装置上,通用性强。
上述设计实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实质等同手段,均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17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