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源追踪定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46101.X | 申请日: | 2008-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96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陈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芯锐电(厦门)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3/12 | 分类号: | G05D3/1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方惠春;黄国强 |
地址: | 361000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源 追踪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传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自然光源方向进行定位的传感和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国家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而传统的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在可预见的时间里将被开采枯竭,同时传统能源使用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加快改变能源结构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问题,而太阳能做为最直接最环保的绿色能源正在被认同,并广泛的被应用。如何更高效得利用太阳能,除了使用高光电转换效率的材料外和扩大收集面板面积外,能否实时正面捕捉太阳能量这一运动的光源,也是提高接收效率的重要手段。
为实时跟踪太阳以获取更多太阳能,通常太阳能跟踪装置采用定时转动器或者光源定位传感器。而目前用于捕捉太阳能的光源定位传感器一般采用双(多)太阳能硅电池带夹角组合拼装而成,利用太阳光不同夹角入射的光电转换效率不同,产生的光电流差别来进行太阳方位的判定。如中国专利号ZL200720184283.5,公开号CN201110969Y的一种全自动光源追踪定位装置就是采用这种方法。但是这样设计方法在要求高精度对准时,太阳能硅电池面积势必要用很大,这样才来保证光电流差别能被探测出来;同时因为传感器的接收面积增大后,容易附着异物或偶然出现的阴影,导致传感器误判,影响精度与浪费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来实现光源定位追踪装置的微型化,并能够保持传感器的精度,使之能适用于各种对安装空间要求较高的场合中。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光源追踪定位装置,包括传感部分和机动部分。其中,传感部分包括光收集腔和光电检测电路。所述的光电检测电路的光敏传感头设置于所述的光收集腔内,所述的光电检测电路的输出电信号连接于机动部分的驱动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的光收集腔为不透光的半球腔体结构且被对称分割为数量大于2的腔室;所述的光收集腔上的每个腔室上对称分布有等面积等数量的通光孔。
最佳的,所述的腔室数量是4。
进一步的,所述的光收集腔外表面覆盖一层红光滤光片。
进一步的,所述的光收集腔的腔壁具有相当厚度,用于阻隔杂散光波。
进一步的,所述的光敏传感头为光敏元件。
进一步的,所述的机动部分的驱动电路包括A/D转换模块、微处理器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所述的光敏传感头、A/D转换模块、微处理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和驱动电机顺序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机动部分的驱动电机是步进电机,连接于所述驱动电路的电机驱动模块。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光收集腔的构造为半球体结构,腔壳外部开通光孔,腔壳有一定厚度,使通光孔也具备阻隔杂散光波的功能。并且可以对光强度进行衰减,有利于在正午强光状态下,避免光敏元件达到饱和状态不利于测量的准确性。
2.红光滤光片的使用,可以有效的滤掉短波光源(蓝光、紫光等),因为短波长容易被空气中的微粒散射而形成杂散波干扰探测结果,以配合光敏元件一般探测窗口集中在红光及红外光特点。故能提高检测精确度。
3.还能通过调整光收集腔孔数量、孔径大小、开孔角度,能够调整光源搜索范围、光源能量探测灵敏度等。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实现了光源定位追踪装置的微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块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腔室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图。
图号说明:
1 光收集腔 2 腔室 3 光敏传感头 4 红光滤光片
11 通光孔 21 第一腔室 22 第二腔室 23 第三腔室 24 第四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光源追踪定位装置,包括传感部分和机动部分。其中,传感部分包括光收集腔1和光电检测电路。所述的光电检测电路的光敏传感头3设置于所述的光收集腔1内,所述的光电检测电路的输出电性连接于机动部分的驱动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芯锐电(厦门)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芯锐电(厦门)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61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列车节能减量两用集便器
- 下一篇:一种采用CO2为制冷剂的吸收式制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