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透镜组装体及摄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38929.0 | 申请日: | 2008-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17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佐佐木直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7/02 | 分类号: | G02B7/02;G03B17/08;H04N5/225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贵亮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组装 摄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备多个光学部件和装入该些多个光学部件而成的镜筒的透镜组装体及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从以往公知的有具备多个摄像透镜和装入该些多个摄像透镜而成的镜筒的透镜组装体。
图12是表示以往的透镜组装体的包括摄像透镜的光轴的图,图13是放大表示图12所示的透镜组装体的摄像透镜、间隔环和镜筒相互贴紧的部分的剖面图。
在图12中,从被摄体光A入射的一侧依次表示有构成透镜组装体100的第1组摄像透镜101、第2组摄像透镜102、第3组摄像透镜103。在第2组摄像透镜102和第3组摄像透镜103之间配备有限制该些第2组、第3组摄像透镜102、103彼此间隔的间隔环104。而且,在图11中表示有装入第1组、第2组、第3组摄像透镜101、102、103及间隔环104而成的镜筒105和配置在第1组摄像透镜101与镜筒105之间的O型环106。
详细而言,如图13所示,第1组摄像透镜101具有外周面101a,并且镜筒105具有内壁面105a。O型环106嵌装在外周面101a,以用该些外周面101a和内壁面105a按压的状态被配置。此O型环106是在第1组摄像透镜101装入于镜筒105以后,发挥防水性能的橡胶状部件。
而且,第2组摄像透镜102具有外周面102a,并且,镜筒105具有内壁面105b。第2组摄像透镜102以此第2组摄像透镜102的外周面102a贴紧在镜筒105的内壁面105b的状态被装入。进一步,间隔环104具有外周面104a,并且,镜筒105具有内壁面105c,间隔环104以此间隔环104的外周面104a贴紧在镜筒105的内壁面105c的状态被装入。而且,第3组摄像透镜103具有外周面103a,并且,镜筒105具有内壁面105d,第3组摄像透镜103以此第3组摄像透镜103的外周面103a贴紧在镜筒105的内壁面105d的状态被装入。而且,第3组摄像透镜103的成像侧壁面的周缘的环状区域103b和镜筒105的壁面105e也以贴紧的状态被装入。
在组装透镜组装体100时,首先将第3组摄像透镜103装入在镜筒105。接着,将间隔环104装入在镜筒105,而且,将第2组摄像透镜102装入在镜筒105。其次,将在此第1组摄像透镜101的外周面101a嵌装O型环106,最后,将此第1组摄像透镜101装入在镜筒105。这样,组装确保了第1组摄像透镜101的外周面101a和O型环106的贴紧性及镜筒105的内壁面105a和O型环106的贴紧性的透镜组装体100。
此处,在专利文献1提出有如下技术,以按压配置在摄像透镜的外周面和镜筒内壁面之间的O型环的状态,通过热熔敷将镜筒前端的突起压接在摄像透镜的前面侧。
【专利文献1】专利公开2002-90603号公报
如上述,在组装透镜组装体时,首先在镜筒装入第3组摄像透镜,接着在镜筒装入间隔环,进而在镜筒装入第2组摄像透镜,最后在镜筒装入嵌装有O型环的第1组摄像透镜。此处,若以将第3组摄像透镜、间隔环、第2组摄像透镜依次装入在镜筒的状态下,使嵌装有O型环的第1组摄像透镜装入在镜筒,则已装入在镜筒的第3组摄像透镜、间隔环、第2组摄像透镜的各自的外周面和镜筒内壁面处于相互贴紧的状态,所以,镜筒内存在的空气被此第1组摄像透镜按压且压缩。于是,第1组摄像透镜以此被压缩的空气而被压回到与将要装入的方向相反的方向(镜筒的物体侧的方向)。因此,在以往的透镜组装体存在组装性不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借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性优越的透镜组装体及摄像装置。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实用新型的透镜组装体,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光学部件;镜筒,其为具有物体侧开口和成像侧开口的中空形状,越靠近物体侧越装入在后侧的方式依次装入其多个光学部件,
在装入所述多个光学部件之中配置于最靠近物体侧的物体侧光学部件之前,在所述多个光学部件之中除去该物体侧光学部件的光学部件和该镜筒内壁面之间具有通气用槽,该通气用槽在所述物体侧开口和成像侧开口之间贯通。
在以往,在组装透镜组装体时,例如,在镜筒装入第3组摄像透镜、间隔环、第2组摄像透镜之后,将嵌装O型环的第1组摄像透镜装入在镜筒,则已装入在镜筒的第3组摄像透镜、间隔环、第2组摄像透镜的各自的外周面和镜筒内壁面处于相互贴紧的状态,因此,镜筒内存在的空气被此第1组摄像透镜按压且压缩,第1组摄像透镜被压回到与将要装入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从而,存在组装性不佳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能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89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