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门式大簧距前桥总成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7553.1 | 申请日: | 2008-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34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牛家忠;赵正彩;吴向阳;王慧;周其红;李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凯福田曙光车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5/00 | 分类号: | B60B3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奚华保 |
地址: | 23005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门式大簧距 前桥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车桥,具体涉及一种门式大簧距车桥的前桥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市场用于城市公共汽车用前桥的结构类型一般为一级落差的前桥总成,配备此桥的城市公共汽车状况比较落后,一是地板高上车时有台阶,不方便进入车厢等特点,不仅使乘客上下车不方便,而且使运行停车时间长,载客量少,同时残疾人和婴儿车也不方便进出车内,二是车龄老化,油耗高、噪声大,污染严重。
随着我国城市道路的改善、环保要求的提高,以及提高公共交通的效率,提供方便、快捷、舒适的交通工具,我国公交客车的产品结构发生了一个质的飞跃,产品结构升级换代成低入口城市客车,降低公共汽车的地板高度成为一项最有效的方式。因此一级落差的前桥不能适应现在公交车市场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开发出了一种能有效降低城市客车踏步,方便乘客上下的门式大簧距车辆前桥。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门式大簧距前桥总成,包括有前轴,转向节,转向节上设有转向节盘面,所述的前轴纵剖面的两侧为两级阶梯状。
一种门式大簧距前桥总成,所述的阶梯状为桥中心线到第一级台阶的底面的间距为60~120mm,第一级台阶底面到第二级台阶底面的间距为150~260mm。
一种门式大簧距前桥总成,所述的转向节盘面上设有螺纹孔,安装板通过螺栓穿过所述螺纹孔与转向节盘面连接。
一种门式大簧距前桥总成,所述的转向节盘面与安装板之间设有弹簧垫圈。
一种门式大簧距前桥总成,所述的阶梯状为桥中心线到第一级台阶的底面的间距为90mm,第一级台阶底面到第二级台阶底面的间距为200mm。
本实用新型前轴采用两级落差的结构,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客车乘客门的高度,从而使乘客更容易上下,同时这种结构也降低了整车的重心,使客车行驶更为平稳。
附图说明
图1为局部剖视结构图。
图2为前桥一侧局部结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前轴1纵剖面的两侧为两级阶梯状。阶梯状为桥中心线到第一级台阶的底面的间距为90mm,第一级台阶底面到第二级台阶底面的间距为200mm。参见图2所示。转向节2的转向节盘面3上设有螺纹孔,安装板4通过6个螺栓穿过螺纹孔与转向节盘面3连接。本实用新型前轴1采用两级落差的结构,这样客车的底盘设置和车身设置均可以有效的降低客车乘客门处的高度,从而使乘客更容易上下,同时这种结构也降低了整车的重心,使客车行驶更为平稳。
实施例2
阶梯状为桥中心线到第一级台阶的底面的间距为60mm,第一级台阶底面到第二级台阶底面的间距为260mm。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阶梯状为桥中心线到第一级台阶的底面的间距为120mm,第一级台阶底面到第二级台阶底面的间距为150mm。其余同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凯福田曙光车桥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凯福田曙光车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75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环保型电子永磁式交流接触器
- 下一篇:中柱传感器安装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