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充放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4110.7 | 申请日: | 200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30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黄宏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4 | 分类号: | H02J7/04;H01M10/4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 英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放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电池充放电装置,特别是一种可切换电池充电或放电方式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用以发动车辆的车用电池都是以串联方式进行充电及放电,如图6所示,以输入电压为36伏特的电动车作为负载(5)为例,通常需要将三个12伏特的二次电池(6)串联在一起以达到36伏特的标准值,当欲对二次电池(6)进行充电时,在负载(5)与串联二次电池(6)之间并联充电器(7)进行充电。
实际对多个串联的二次电池充电时,每个二次电池所得的充电电流相同,但由于每个二次电池特性不尽相同,故充电电压因此分配不均,容易造成部分电池电压浮充而其它电池未完整充电,使得充电器误判串联的加总电压已达饱和电压值并停止充电,如此不仅充电效率大打折扣,且恶性循环下将会造成电池损坏;此外,串联充电时位于负载端的整车电源依然足够让整车运转行走,容易发生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由上述说明可知,一般串联充电由于各电池充电电流相同,容易因各电池特性差异造成部分电压浮充而影响实际充电效率以及造成电池损坏。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充放电装置,可切换电池充电或放电方式,使电池以并联方式充电及以串联方式放电。
为达到上述目的所使用的技术手段使该电池充放电装置包含充放电路以及侦测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
该充放电路的两个输入端之间连接有多个充放回路,各充放回路上设有至少一个二次电池,且这些充放回路上设有多个开关;以及
该侦测切换电路,控制切换前述开关,进而改变充放回路的电流路径,使这些二次电池在充电时切换成并联连接,在放电时切换成串联连接。
可以使充放电路的二次电池处于串联的放电状态,当侦测切换电路侦测到充电信号时,例如当充电器插入时,根据该充电信号切换开关而使这些二次电池以并联方式连接并进行充电;由于并联充电时各个二次电池的充电电压相同,可配合各个二次电池的特性(如内电阻)而给予不同充电电流,使各个二次电池皆可充足足够电量;再者,当移去充电器之后,侦测切换电路则随即将二次电池变换为串联电路,使加总电压值可达负载工作的标准值。并联充电时,总电压仅有单个电池的电压大小,无法让需要36伏特的整车电源系统启动,进而达到充电时车辆不运行的保护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方块示意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的充放电路优选实施例的二次电池并联电路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的充放电路优选实施例的二次电池串联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侦测切换电路优选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的侦测切换电路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充电插座示意图。
图5是用以与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插座连接的充电器的立体图。
图6是传统以二次电池串联方式进行充、放电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充放电路 (1a,1b,1c)充放回路
(100)充电输入端 (10,11,12)二次电池
(2)侦测切换电路 (200)侦测端
(20)充电插座 (3)负载
(4)充电器 (40)电源输入插头
(41)充电插头 (410)充电端子
(5)负载 (6)二次电池
(7)充电器 (A)第一开关
(B)第二开关 (C)第三开关
(D)第四开关 (S)开关
R1可变电阻
R2电阻
C1,C2电容
Q1晶体管
D1,D2二极管
U1反向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充放电装置如图1所示包含充放电路(1)及侦测切换电路(2),该充放电路(1)的输出连接负载(3),如果以电动车辆作为该负载(3),该充放电路(1)可对电动车辆提供运转以及车灯等所需的工作电压;该侦测切换电路(2)则供连接充电器(4),侦测充电器(4)的充电动作,并切换充放电路(1)进行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41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能量管理及配电自动化系统
- 下一篇:多路组合式充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