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型发光二极管灯具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3309.8 | 申请日: | 2008-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34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晏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义诚;张晏嘉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9/00;F21V23/00;F21V29/00;F21V17/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恒康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县丰原***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型 发光二极管 灯具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具体地说,是一种改善发光二极管灯管散热效果的改进型发光二极管灯具结构。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ED)灯具有体积小、耗电少和寿命长的特点,因此广泛用于圣诞灯饰、车辆信号灯、交通标识,以及手机、液晶屏幕等高科技产品。而一般发光二极管的基本构造,是在一透明绝缘体内部设不同极性的导电端及承载部,所述承载部固设一芯片,所述芯片周围另设有荧光材料,并以金属线构成芯片的电极层与导电端连接,而各导电端延伸出透明绝缘体外部成为电源接点。当导电端在通电作用下,其芯片所产生的光源在穿过光材料时,即与荧光材料的波长结合成为预期的可见光。
随着技术的进步,LED灯的应用面也逐渐扩展至一般家用照明灯管、灯具。请参阅图1所示,一般已知“LED灯管结”,主要由二管套(91)、一具透光性灯罩(92)、一电路板(93),以及若干设置于所述电路板(93)上的LED灯泡(94)组成。组装时于所述灯罩(92)内容置所述电路板(93)和LED灯泡(94),再将所述二管套(91)套设于所述灯罩(92)二端。
如上所述的一般LED灯管,虽然以LED灯泡为发光组件,然而由于高功率LED输入功率仅有15~20%转换成光,其余80~85%则转换成热,假设输入电力100%,最后分成热损失80%与可用光20%,电力输入后,只剩20%的能量发光,若这些热量未适时排出至外界,将会使LED晶粒界面温度过高而影响发光效率及发光寿命。而就单颗LED灯泡而言,其构成要件的芯片大小及外层包覆的透明塑料,皆是影响散热效果的主要因素。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芯片包覆在外层塑料内,不仅塑料的导热性差,且芯片的散热面积亦有限,进而产生高温的问题。而在此种情形下,就LED灯管而言,LED灯泡的数量越多,其相对产生的热量越高。如果减少LED灯泡颗数,则照明光度太小。
因此已知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存在着上述种种不便和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较高散热效率的改进型发光二极管灯具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改进型发光二极管灯具结构,包括至少一灯管,一散热鳍片,一灯具本体和一稳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灯管包含一灯板和若干等间隔设于所述灯板上的发光二极管芯片,且各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由二颗二极管晶粒并联封装而成;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焊固于所述灯板上时,是等分将若干颗发光二极管芯片并联成一电路后,再将若干并联而成的电路串联。
所述散热鳍片为导热性佳的金属制成,且所述散热鳍片的上缘面形成有若干第一螺孔和贯穿的透孔,所述第一螺孔用以锁固所述灯管,而所述透孔则供电线穿设后与所述灯管连结;
所述灯具本体供所述散热鳍片设置固定,并用一灯罩加以盖覆;
所述稳压器设置于所述散热鳍片的背面或灯具本体上,所述稳压器一端与所述灯管电性连接,另一端连接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发光二极管灯具结构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改进型发光二极管灯具结构,其中所述灯板依序由上层的电路板、绝缘板和最下层的散热板组成。
前述的改进型发光二极管灯具结构,其中所述散热鳍片相对二端面处设有若干第二螺孔,而所述灯具本体对应的端面则各形成有贯孔,所述第二螺孔和所述贯孔将所述散热鳍片置于所述灯具本体内缘后,利用螺丝由外往内穿设而螺固。
前述的改进型发光二极管灯具结构,其中所述散热鳍片可利用一压板配合二螺杆而固定于所述灯具本体相对所述灯罩的背面固定处,且所述背面固定处对应所述灯管的位置并形成透孔部,以使所述灯管显露于所述灯具本体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发光二极管灯具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提高灯管散热效率,提升发光质量和延长使用寿命。
2.精简灯具组装结构,节省电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已知的发光二极管灯管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灯管的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灯管的电路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灯管的组合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义诚;张晏嘉,未经曾义诚;张晏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33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光模组
- 下一篇:差开式倒置桶型蒸汽疏水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