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灯具改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3244.7 | 申请日: | 200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13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志泽 |
主分类号: | F21V19/00 | 分类号: | F21V19/00;F21V23/06;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 军;张 瑾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灯具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灯具,尤指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与进步,电子产品及电子元件越来越朝向轻薄短小的趋势发展,前述的电子元件例如:发光二极管(LED),其因为具有体积小、省电、反应速率快、寿命长及环保等优势,故其渐渐地被应用在照明设备上,虽然发光二极管在发展初期上,曾面临到发光亮度不足的窘境,但在近年来材料及技术上的突破,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已有大幅地改善及提升,甚至可媲美传统照明设备的亮度,故其有逐渐取代目前照明设备的趋势。
如公知以LED为照明设备的LED灯具,其主要包括灯座以及安装在该灯座内部的灯条;该灯座具有座体以及分别设于该座体的两端的插座,该插座设有沟槽及位于该沟槽内的两个导电片;该灯条具有框体、分别连接于该框体的两端的插头以及容设于该框体内部并电连接该插头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发光二极管,该插头则具有两个圆形端子,该两个插头则分别对应该两个插座插接固定。
使用此LED灯具时,将该插头的该两个圆形端子由该插座的该沟槽置入,再旋转该灯条,以使该两个圆形端子分别与该两个导电片相互导接,而在该两个插头分别与该两个插座导接通电后,即可点亮这些发光二极管,并照射出光源。
然而,上述LED灯具的该灯条与该灯座的组装方式虽与传统的日光灯相同,可让使用者易于组装,但在拆卸时,必须将该灯条旋转,以使该插头的该两个圆形端子与该插座的该沟槽呈直线时,方可取下该灯条,因此,在拆卸的过程中,该插头的该两个圆形端子在该沟槽内旋转,使用者根本无法看到,故使用者必须慢慢地旋转该灯条,以使该两个圆形端子与该沟槽呈直线时,才可取下该灯条,故此设计将造成拆卸上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可迅速简便组装及拆卸的发光二极管灯具改良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改良结构,由灯座、灯条以及扣接机构所构成;该灯座具有座体以及枢接于该座体上的连接器;该灯条具有框体、连接该框体并可供该连接器插接的对接连接器以及电连接该对接连接器的发光二极管;该扣接机构包含设于该座体的第一扣件以及连接该框体并可与该第一扣件相互扣接的第二扣件,以使该灯条通过组卸手段连接该灯座。
本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灯具改良结构,其借由以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第一扣件与第二扣件的组卸手段方式连接,使本实用新型在组装及拆卸上均具有迅速及简便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灯具改良结构,其借由灯条可以上述的组卸手段连接于灯座上,当灯条损坏时,即可进行灯条的更换或维修,而毋须报废整个LED灯具,大幅有效节省其成本。
本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灯具改良结构,其借由铝挤型散热框体的设计,并在框体的两侧分别成型有多数散热鳍片,增加散热的效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灯具改良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灯具改良结构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灯座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扣件与局部灯条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组接完成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灯具改良结构的组装动作一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灯具改良结构的组装动作二分解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灯具改良结构的组装动作三分解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灯具改良结构的组装动作完成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灯座
11 座体
111 固定块 112 嵌条
113 围板 114 扣钩
115 卡钩 116 扣槽
117 卡条 118 嵌槽
12 连接器 13 容置槽
20 灯条
21 框体
211 反射部 212 散热鳍片
213 延伸板 214 锁孔
22 对接连接器 23 发光二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志泽,未经林志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32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