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备污水净化处理材料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24878.6 | 申请日: | 200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44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大伟 |
主分类号: | C01B31/08 | 分类号: | C01B31/08;B01J20/20;C02F1/2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110004辽宁省沈阳市和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污水 净化 处理 材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焦化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粒径≤5mm的小焦炭粉制作污水净化处理材料的装置。
背景技术
焦化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很多粒径≤5mm的小焦炭粒和粉的混合物。目前,这些小粒径的混合物无法有效地利用,成为焦化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
另一方面,焦化企业在过程中,在产出焦炭、焦油产品的同时也产生焦炉煤气,是焦化行业的副产品。很多中、小型焦化企业无法对焦炉煤气进行利用,只能将焦炉煤气点燃排放掉,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能源,而且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
目前废水、污水排放的标准不断提高,采用传统的废水、污水处理工艺处理,很难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更无法将废水、污水处理后回用。而使用活性炭、活性焦处理废水、污水可以达到排放或回用的标准。由于粒径大于5mm的焦炭用途广泛,因此价格至少是混煤的三倍。制成的活性焦、活性炭的成本很高,用于处理废水、污水时,企业无法承受废水、污水的处理费用。
公知的以焦炭制备活性炭、活性焦采用的设备或装置,要求原料的粒径大于5mm,而且不能有2mm以下的粉,主要原因是:1)小粒径的混合物在公知的立式设备中会堵塞水蒸汽的出口,无法进行活化;2)在体积庞大的公知的回转炉中,由于焙烧物的粒径太小,会随着燃烧后的废气一起排到大气中,不但无法回收,还加重了空气的污染。
由于上述原因,采用粒径≤5mm的小焦炭粒和粉的混合物为原料制备活性焦至今未见有报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焦化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粒径≤5mm的小焦炭粒、粉为原料,制备污水净化处理材料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包括有:
一滚筒,位于加热室内,滚筒外壁与加热室内壁有一距离;
滚筒的一端通过锥形体端头与出料管相连接,该锥形体端头内有排料板;滚筒的另一端与进料管相连接;
滚筒内壁上固定有多排翻料板和导料板,每排翻料板和导料板由多块翻料板和导料板间隔安装组成,同一排的翻料板和导料板之间留有膨胀缝;每两排翻料板和导料板之间留有一距离;其中:
每块导料板为是由一个平面和一个斜面组成的三角形,其中的平面与翻料板平齐排列,导料板的尖端朝向出料管;
每块翻料板中部与滚筒内壁之间留有空间;
上述的出料管密封连接一出料室,该出料室设有蒸汽输入口;进料管密封连接一集气室;
出料管的外部连接一驱动装置,以带动滚筒转动。
所述的装置,其中,出料管和进料管内分别安装置有螺旋导料板,螺旋导料板的高度为出料管直径的20-30%。
所述的装置,其中,加热室分别安装有煤气燃烧器和水煤气燃烧器;煤气燃烧器以煤气为燃料,水煤气燃烧器以滚筒内产生的水煤气为燃料。
所述的装置,其中,集气室设有一水煤气出口,该水煤气出口与加热室水煤气燃烧器进气口连接。
所述的装置,其中,加热室的排气口与余热回收设备连接。
所述的装置,其中,每两排翻料板和导料板之间的距离为300mm~500mm;翻料中部与滚筒内壁之间留有50mm~100mm空间。
所述的装置,其中,导料板的平面与斜面之间的夹角为25°~35°;同一排的两块翻料板和导料板之间有5~10mm的膨胀缝。
所述的装置,其中,出料管和进料管内均设有螺旋导料板。
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加热室、出料室、集气室的温度由一控制柜显示,以及滚筒的运行由一控制柜控制,可以正时针和逆时针转动。
由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将焦化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焦炭粉,制成污水净化处理材料,解决了焦化企业焦粉处理难题。由于传统工艺生产的水净化处理材料(如活性炭)价格高,无法应用于污水处理,而本发明生产的污水净化材料,由于采用了焦化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粒径≤5mm的焦炭粉为原料,采用内部具有特殊结构、能够间歇式运行的活化装置,实现了活化时间的可操控性,提高活化效率,解决了传统设备无法将焦炭粉活化的难题,因此大幅度降低了污水净化处理材料的制备费用,成本是目前最廉价活性炭的30%,可以为社会提供急需的廉价污水净化处理材料,将解决国家和企业面临的污水深度处理回用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制备污水净化处理材料的工作原理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沿图2中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滚筒内壁固定的导料板和翻料板示意图,其中图4a为滚筒的剖面图,图4b为沿图4a中B-B线的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大伟,未经张大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48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