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PIE编码的解码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3714.1 | 申请日: | 200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253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马长明;吴行军;郝先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同方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分类号: | G06K7/00;H03M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pie 编码 解码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频识别(RFID)技术领域,特别是适用于PIE编码的解码器。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耦合传输特性,实现对被识别目标的自动识别。RFID系统通常由读卡器、射频标签和数据管理系统组成。
在射频识别应用、各种无线传感器等低速近距离通讯系统中,基带信号编码通常使用曼彻斯特编码、FMO编码或者PIE编码等。在射频识别协议ISO18000-6(B)中从读卡器到标签的前向链路通讯使用曼彻斯特编码。而在ISO18000-6(C)协议中从读卡器到标签的前向链路通讯使用PIE编码。
PIE编码有利于提高识别效率。PIE编码通过不同的脉冲宽度来表示逻辑数据‘0’、逻辑数据‘1’以及前向链路和后向链路的其它通讯参数,如比特率校准信号,解码校准信号等。对于无源射频识别标签,由于PIE编码很大的占空比使得一个比特中调制时间的比例减小,这样,有利于标签恢复出片上电源,从而提高射频标签的识别效率。
现有技术中,对于PIE编码的解码方法是先对PIE编码码元的PW(PIE编码码元的低电平)进行计数,然后使用另外一个计数器对PIE编码码元的高电平进行计数,最后再将这两个计数器所计数值加起来,根据该数值大小来进行解码。这种解码方法需要使用加法器,由于加法器的面积一般都不小,所以,使用这种方法的芯片面积都较大。
对于PIE编码的同步方法,简单的方法是使用一个高频时钟进行同步接收。一方面,该方法要求同步时钟为过采样(即时钟频率需要至少是PIE编码比特率的2倍)才可以保证成功接收PIE编码信号。另一方面,由于使用了高频时钟,增大了后续处理电路的功耗,这不利于提高无源射频识别标签的识别距离和识别效率。而且,如果接收PIE编码的同步时钟的频率接近奈奎斯特采样频率(2倍于所采样信号的频率)时,该方法的同步性能会受到接收时钟的抖动和频率随温度、电压等漂移的影响,可能产生同步丢失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PIE编码的解码器。它能克服接收时钟的抖动和频率随温度、电压等漂移的影响,保证PIE编码的稳定同步接收,降低PIE编码处理电路的功耗,具有体积小、经济、简便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以如下方式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同方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同方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37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活动手柄显示屏的收银机
- 下一篇:带电流采样电阻的继电器及电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