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产品的连接结构改良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20118359.9 申请日: 2008-06-04
公开(公告)号: CN201243101Y 公开(公告)日: 2009-05-20
发明(设计)人: 叶时堃 申请(专利权)人: 天瑞电子科技发展(昆山)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1R12/08 分类号: H01R12/08;H01R12/24;H01R13/639;H01R12/10;H01R12/12
代理公司: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周春发
地址: 215301江苏省昆***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电子产品 连接 结构 改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的连接结构改良,旨在提供一可构成不同电路组件间电气连接,并可确保各电子产品间讯号传递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软排线(一般简称为FFC;Flexible Flat Cable)为一种讯号传输用组件,本身具有可任意挠曲、高讯号传输能力等优点,目前广泛地应用在许多电子产品中,且使用量连年遽增。一般来说,软排线多与可插拔式连接器共同组装,可提升其连接性能,易插易拔。软排线本身构造简单,如图1所示,其基本结构多为以绝缘胶层10上下包覆复数个平行排列的板状(或线状)导体而构成,并在软排线侧端将部分导体外露,形成一接触部12,以便与可插拔式连接器电性连接。传统上,软性排线大多使用镀锡铜线作为导体,因为锡具有良好的传导性、成本低廉、易镀且可以保护裸铜线等优点。

但随着近年来讯号传输技术的不断提升,传统的镀锡铜线渐渐无法提供对等的传输能力,再加上镀锡层容易发生锡胡(Whisker)等等易造成讯号传输失效的可靠性问题存在,已渐渐丧失其适用性。

因此,市面上则出现另种软排线结构,为中国台湾公告号第M270470号的专利,如图2所示,该软排线20包含上绝缘层21、下绝缘层22及复数个导体23,该上绝缘层21、下绝缘层22包覆该复数个导体23,使导体23于任一端上具有外露的接触部231,且于该接触部231的导体23外侧依序具有一镍层24及一金层25,该软排线接触部231利用镍层24及金层25将该导体23覆盖,以提高软排线的讯号传输能力,同时确保接触部与对接连接器之间能维持良好的讯号传输能力。

然而,该软排线的导体23于外露的接触部231虽然覆盖有镍层24及金层25,但该导体23侧面A并无包覆有镍层24及金层25,使其导体23侧面A外露,令该接触部231与对接连接器之间仍然存在有造成讯号传输失效的可靠性问题存在,而无法通过信赖度的测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子产品的连接结构改良,尤其是可构成不同电路组件间电气连接,并可确保各电子产品间讯号传递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说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连接结构至少设有软性排线、电路板及连接件,该软性排线与电路板藉由该连接件形成电性连接,而该电路板相异于连接件一侧设有供电子产品连接的耦接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连接结构可应用于各式的电子产品,如笔记型计算机连接于显示面板与讯号控制电路之间,以确保电子产品间讯号的传递。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结合电路板以及软排线,并利用电路板与电子产品的连接器相互连接,该电路板可避免习有的软排线结构会有铜线裸露的问题,可确保与对接连接器之间能维持良好的讯号传能力,以通信赖度的测试。

附图说明

图1为习有软排线的结构立体图;

图2为另一习有软排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连接结构的结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结构应用于电子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连接结构的结构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结构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结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连接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号说明】

侧面 A         绝缘胶层 10

接触部 12      软排线 20

上绝缘层 21    下绝缘层 22

导体 23        接触部 231

镍层 24                   金层 25

连接结构 30               软性排线 31

电路板 32                 耦接端 321

连接件 33                 第一连接器本体 331

第一导电部 332            第二连接器本体 333

上金属壳体 334            下金属壳体 335

金属卡扣件 336            钩部 3361

按压部 3362               第三连接器本体 37

端子 371                  插槽 372

活动盖 373                第二导电部 3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瑞电子科技发展(昆山)有限公司,未经天瑞电子科技发展(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83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智能开关柜网络连接器-201020046921.9
  • 谢素平;刘志军;马连发;冯慎礼 - 北京科力通机电设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2010-01-14 - 2010-11-17 - H01R12/08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开关柜网络连接器,分别用于和支线与扁平干线连接,扁平干线包括多股导线,每股导线中具有金属引线,连接器包括:座体,上盖,上盖设置在座体上,座体与上盖之间设有适合扁平干线穿过的通道;连接器具有与金属引线电连接的连接件;连接器具有插针,用于和支线通过接线端子电连接。本实用新型连接可靠,其中既有卡接,又有螺接,还有相对的定位连接,而且成本低,节省连接时间,提高连接效率,对于DeviceNET网络支线电缆的扩展非常方便。
  • 软性排线结构-200820176047.3
  • 王建淳;范藄文 -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2008-10-16 - 2010-10-06 - H01R12/08
  • 本实用新型旨在揭示一种软性排线结构,其是由主排线及电路板所组成,主排线包括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每一导体都设有截断部及外露部,且截断部使导体的近端接点及远程接点呈现相互断路状态;电路板具有一电路图案,且电路图案具有两外露接点,第一外露接点电性连通于第二外露接点,电路板设置于主线排线上,并使电路图案的第一外露接点与第二外露接点分别搭接第一导体的外露部及该第二导体的外露部上,使得第一导体的近端接点与该第二导体的远程接点间形成电性导通。透过电路板的电路布局图案与主排线的复数导体间的相对设计,达成软性排线跳线的功能,改善习用的软性排线跳线方式不便等缺失使复数导体电性导通且导通位置错置,达成跳线设计。
  • 薄膜电路板输出输入接口用柔性电路转接片-201010003337.X
  • 朱德忠;施宣明 - 台均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2010-01-21 - 2010-07-28 - H01R12/08
  •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膜电路板输出输入接口用柔性电路转接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FPC转接片能够将具有双面线路的薄膜电路板出PIN两个面上的电性引出脚转接到同一面上,减少薄膜电路板出PIN的数量,压缩薄膜电路板出PIN的尺寸,缩小运用产品的占用空间,使得运用产品更加轻薄小;而且薄膜电路板输出输入接口用柔性电路转接片上的电性引出脚通过金属膜蚀刻工艺制成,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较大的附着力,可以避免因外部FPC连接器插槽内的金属电极触点接触面积很小、很尖锐而刮伤薄膜电路出PIN上的电性引出脚,提高薄膜电路板出PIN的插拔寿命及使用可靠性,保证薄膜电路板出PIN与PCB主控板上FPC连接器的良好接触。
  • 薄膜电路板输出输入接口用柔性电路转接片-201010003336.5
  • 朱德忠;施宣明 - 台均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2010-01-21 - 2010-06-02 - H01R12/08
  •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膜电路板输出输入接口用柔性电路转接片。本发明各实施例通过在薄膜电路板出PIN上贴附柔性电路转接片,可以避免因外部FPC连接器插槽内的金属电极触点接触面积很小、很尖锐而刮伤薄膜电路出PIN上的电性引出脚,提高可靠性;而且对柔性电路转接片的外露面上引出脚的不同间距设计,还可以适用于多种FPC连接器;对薄膜电路板出PIN上贴附不同的柔性电路转接片,可以适应不同的FPC连接器,扩大了薄膜电路板的应用范围。
  • 一种适用于手机SIM卡和FPC之间的连接器-200920167616.2
  • 郑国川 - 郑国川
  • 2009-07-27 - 2010-05-19 - H01R12/0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手机SIM卡和FPC之间的连接器,所述的连接器包括绝缘底座、上盖和设于绝缘底座的导电端子组,柔性线路板插在绝缘底座与上盖闭合后形成的“S”形转折状空间,柔性线路板的导电面与导电端子组形成接触电性对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大幅度地减小FPC连接器体积,将整个FPC连接器的厚度做到薄于SIM卡的厚度,当柔性线路板导电面朝下插入绝缘底座并与导电端子组接触后盖上上盖与绝缘底座闭合,使柔性线路板于连接器内部形成“S”转折形状,被牢固的夹持后不会轻易拉出。当需取出被夹持的柔性线路板时,拨动上盖拨孔将上盖向后推并向上掀开一定角度,即可方便取出或更换柔性线路板。
  • 电气转接模块-200880011849.1
  • 达特-明·郑 -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 2008-04-14 - 2010-02-24 - H01R12/08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转接模块(1),该电气转接模块包括用于数据电缆的连接器(20)以及若干电接触元件(5),通过这些电接触元件可以建立对于接线盒(2)的对应数量的逆接触元件的电气连接和/或电子连接,所述逆接触元件形成为螺钉接线端子(4)。根据本发明,所述转接模块(1)的电接触元件(5)是这样构成的,即,通过这些电接触元件可以直接建立对于接线盒(2)的形成为螺钉接线端子(4)的逆接触元件的电气连接和/或电子连接。
  • 防翘曲变形扁平电缆连接器-200820186315.X
  • 刘家冕 -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2008-10-22 - 2009-11-18 - H01R12/08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翘曲变形扁平电缆连接器,包含连接模块、扁平电缆,连接模块设有容置空间,扁平电缆位于容置空间内,扁平电缆包含第一绝缘部、导电导体、第二绝缘部及第三绝缘部,导电导体间隔设置于第一绝缘部上,第二绝缘部设置于导电导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绝缘部与导电导体之间构成电连接部,电连接部上分布有侧边,第三绝缘部设置于电连接部末端侧边上。通过结合第二绝缘部末端与第一绝缘部末端来固定导电导体,可防止电连接部受挤压而翘曲变形,防止连接模块的导电端子产生电性接触不良。由此可见,可在业内推广应用。
  • 可掀盖的连接器-200810088853.X
  • 王雅美 - 王雅美
  • 2008-04-02 - 2009-10-07 - H01R12/08
  • 一种可掀盖的连接器,包括:一本体,具有一底部,此底部于排线插入的一侧为插入侧,于插入侧的相对侧具有一由该底部向上延伸的第一墙部,另于底部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相对于底部而略为凸起的底缘,各底缘上方分别延伸设有一第二墙部,各该第二墙部与第一墙部之间分别具有一枢接槽,该底部于底缘之间具有数个向下凹设的第一凹槽;该底部的底面向外凸设有至少一抵撑部;数个端子件,各端子件具有一第二连结部,一盖体,其于一侧的两端分别具有一枢接部。本发明借由该阻挡部的简单结构,使本体定位排线头时不须另外加装定位件,具有较短的宽度,端子件于插设时可较为容易且可受夹持部辅助定位而不易脱落,且可避免端子件的焊接部因长期扳动而脱离,且焊接在基板时可具有较佳的稳固性及覆着力,盖体翻开后定位于适当位置。
  • 一种连接机构及移动电话机-200820123313.6
  • 符小松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2008-10-27 - 2009-09-30 - H01R12/08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机构及移动电话机。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一柔性电路板,该柔性电路板具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的边缘处设置有铜皮;一塑胶本体,该塑胶本体具有多个穿孔,每个穿孔中均穿设有一个金属柱,所述金属柱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通孔一一对应,且所述金属柱的两端均外露于所述塑胶本体,且其中一端穿过该金属柱对应的通孔延伸至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背面,并以锡焊方式与所述对应的通孔边缘处的铜皮相焊接。所述移动电话机包括上述连接机构、移动电话机本体和肩咪。按照本实用新型,可以保证移动电话机本体和肩咪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以及防水的可靠性。
  • 具有标准接口的电子壳体-200780035557.7
  • J·洛伊布尔;K·斯米拉 - 欧陆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 2007-10-22 - 2009-09-30 - H01R12/08
  • 一种用于电子控制器的壳体。用于电子控制器的壳体(2)具有至少两个壳体部件,其包括至少一个壳体底板(3)、一个壳体盖(4)和一个处于设在壳体内室的构件和在壳体外部的元件之间的电子连接装置(5),所述电子连接装置固定在壳体底板(3)上。电子连接装置(5)要么设计为一体式柔性电路板,要么设计为一个或多个分体式柔性电路板(7),柔性电路板在被壳体盖覆盖的区域之外具有铜制导电线路的至少一个统一的开放区域。这一统一区域的宽度由外围元件的预定的接触类型确定,它的长度则设计为大于为接触所必需的长度。因而首次建议了一种关于本发明电子壳体的可变适配的设计方案,这种设计方案使得相应昂贵地单独生产壳体的新设计方案显得多余。
  • 一种贴合式连接器接头-200820147389.2
  • 郑允信 - 东莞世华电子有限公司
  • 2008-09-10 - 2009-09-09 - H01R12/08
  •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连接部件领域,涉及在带有柔性扁平线缆、或者软排线中进行连接使用的新型连接接头,该连接接头具有良好的绝缘和导电性能,且连接可靠稳定。一种贴合式连接器接头,由上壳和下壳扣接在一起构成的外壳,以及设置在上述外壳中的胶芯和塞垫、端子座组成,所述的塞垫为长方形的片状,其两端分别设有定位片,该定位片固定在胶芯两侧的定位槽中,塞垫上下部贴合有部分拨去绝缘层的排线,所述的排线被拨去绝缘层部分的下部粘贴有加强板,该加强板的宽度与排线相同,上述排线及加强板通过塞垫压合在端子座上的端子触脚上。通过压合方式与端子连接的装配式连接,且采用联体结构,实用灵活方便,可以长期使用,且组装工序简单。
  • 扁平电缆连接器-200820186316.4
  • 王文伦 -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2008-10-22 - 2009-09-02 - H01R12/08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扁平电缆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扁平电缆以及盖体,特点是:所述的该绝缘本体上设有容置区、传输段,传输段外侧分布反折段,传输段与反折段伸入容置区,传输段上设有复数的讯号端子,反折段上设有接地端子,接地端子与讯号端子位于相反平面,盖体上接地端子分布有凸点,凸点与接地端子接触。由此,令扁平电缆的传输段通过插接端与其它电子设备组设。同时,该扁平电缆的反折段可与盖体接续导通,以提供接地作用。并且,利用反折段的设计,更可配合扁平电缆本身的弹性,令该接地端子与盖体的搭接更为稳固,以提供良好的接地效果。
  • 多用接线排-200820204250.7
  • 翁舜来 - 浙江安通电器有限公司
  • 2008-11-28 - 2009-08-26 - H01R12/08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用接线排,该多用接线排为“”型结构,该“”结构包括中部的水平部分为横梁部,该横梁部两端的两下弯部分为支撑部,该横梁部设置有用于接线的接线柱排,接线柱排内设有若干并排设置的多孔铜条接线柱,横梁部的下侧向下一体凸设形成有第一卡脚、第二卡脚、第三卡脚和第四卡脚,该第一卡脚和第四卡脚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卡槽和第四卡槽,该第一卡槽和第四卡槽相向设置并保持同一水平高度,该第二卡脚和第三卡脚上分别形成有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该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方向相背设置,且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不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该多用接线既排能与“G”型或“H”型导轨卡板上固定卡缘固定。
  • 扁平电缆的电连接器-200820186872.1
  • 施淼森;李福明;苏桃香 - 南京康尼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2008-11-06 - 2009-08-05 - H01R12/08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扁平电缆的电连接器,其特征是扁平电缆(1)穿过上壳体组件(2)与针孔件(3)连接,插入绝缘体组件(5)中;各绝缘体组件5装入铰接框(4),一并装入插头壳体组件和底座组件(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可根据扁平电缆的芯数及外形尺寸选择连接器,连接器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实现电的快速连接和分离,解决了在舞台灯光等领域所用的扁平电缆需要快速接驳的要求。接头的设计完全满足扁平电缆在连接器中的密封和固定。连接器整体外形美观,操作简便,连接可靠,符合使用者的要求。
  • 适用于低电压差动讯号介面的排线连接线组-200820135746.3
  • 叶时堃 - 天瑞电子科技发展(昆山)有限公司
  • 2008-10-08 - 2009-07-29 - H01R12/08
  • 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低电压差动讯号介面的排线连接线组,为适用于低电压差动讯号(LVDS,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介面的排线连接线组,其具有一软性扁平排线及至少一装配于软性扁平排线端部的连接器;其中,软性扁平排线具有若干芯线,连接器具有一塑料本体供所有芯线分隔排列,若干供电性联结的端子,以及具有至少一金属壳供支撑线体;尤其,塑料本体相对应于软性扁平排线的一端设有供各端子插置外露的开放区段,透过对各芯线施以焊锡,藉以与开放区段外露的各端子焊固,同时构成与连接器的接合;而获致一种结构更为稳固、可靠的排线连接线组结构。
  • 用于扁端子的连接器-200810178681.5
  • 桥本俊辅;西山吉晴;林拓哉 -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 2008-11-27 - 2009-06-03 - H01R12/08
  • 一种用于扁端子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杆件、壳体和触头。杆件包括枢接件。该壳体设有端子凹槽和支承件。该触头具有触点并且位于端子凹槽中。该壳体包括多个导引肋,以在将杆件连接至壳体的过程中将杆件的基端部与触点分离。该触点位于多个导引肋之间。所述多个导引肋形成在壳体中的端子凹槽的底部上,并且比触点从端子凹槽的底部伸出得更多。
  • 连接器-200710193498.8
  • 包中南;陈柏伸;周锦祥 - 庆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2007-11-27 - 2009-06-03 - H01R12/08
  • 一种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多个第一端子、多个第二端子及一盖板,该绝缘本体设有一容置槽,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一端子呈交错排列地装设于该绝缘本体,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分别具有第一扣合臂、第二扣合臂,该第一扣合臂、第二扣合臂的前部设有第一扣合槽、第二扣合槽,该盖板活动地设置于该容置槽内,该盖板设有多个扣合部及凸轮部,所述第一扣合臂的第一扣合槽扣合于所述扣合部下缘,所述第二扣合臂的第二扣合槽扣合于所述凸轮部上缘;由此使得该盖板不会因拉扯而由该绝缘本体脱落。
  • 中继连接器-200780017840.7
  • 铃木照仁;平田秀幸;村上幸司 - 莫列斯公司
  • 2007-03-29 - 2009-06-03 - H01R12/08
  • 一种柔性扁平电缆连接器(10),其包括前表面上具有插入开口(33)的壳体(31)。两根长柔性电缆(51a,51b)端对端放置并插入开口内。该连接器包括端子(41),所述端子具有与两根长柔性电缆上露出的导线对准的上下相对的接触部(43a,44a)。可移动的致动器(11)施加压力到端子接触部,以实现柔性电缆之间的可靠连接。
  • FPC接合连接器-200780017407.3
  • 铃木照仁;平田秀幸 - 莫列斯公司
  • 2007-03-16 - 2009-05-27 - H01R12/08
  • 一种中继连接器(10),其用于将两种长度的扁平印刷电路或扁平柔性电缆连接在一起,该中继连接器(10)由两个相同形状的连接器壳体(31)形成。所述两壳体通过一组导电端子(41)和壳体接合件连接在一起。所述端子两边对称,其末端具有接触接合部,该接触接合部收容在两壳体后侧的端子接收槽内。一对致动器(11)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上,所述致动器沿相反方向移动以打开或闭合。
  • 多芯扁平电缆用连接器-200810173714.7
  • 本平克也;道田实;龟冈亮;樋口明代;葛原富 - 斯坦雷电气株式会社;联合机械株式会社
  • 2008-09-19 - 2009-04-29 - H01R12/08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芯扁平电缆用连接器。以往,想要利用连接器将电路系统不同的元件与一根多芯扁平电缆连接时,必须对应各电路系统准备不同种类的连接器,从兼顾质量、操作效率、成本等方面考虑都不是理想的。本发明的连接器由平行地形成有多条剖面呈圆弧状的多芯扁平电缆夹持槽的本体和背板构成,该本体的多芯扁平电缆夹持槽与该背板的对称,利用该扁平电缆夹持槽从电缆的表面和背面夹住电缆,使该电缆的所希望的芯线与安装于本体上面的各种元件电连接,多芯扁平电缆夹持槽的条数形成为比多芯扁平电缆的极数至少多一条以上,且在背板侧的多芯扁平电缆夹持槽的中间部分,除去两侧的多芯扁平电缆夹持槽,每隔一条形成突起以堵塞该多芯扁平电缆夹持槽。
  • 液晶模组中主机板与面板的连接结构-200820102851.7
  • 王家铭 - 福建捷联电子有限公司
  • 2008-06-30 - 2009-04-22 - H01R12/08
  • 一种液晶模组中主机板与面板的连接结构,包括柔性扁平电缆线、电连接在柔性扁平电缆线一端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插在面板预设的插槽内,所述柔性扁平电缆线另一端头的金手指直接压焊在主机板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防止了FFC从主机板上松脱的问题,同时因为FFC直接压焊在主机板上,减少了FFC端及主机板端两个连接器的使用,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 用于将柔性基板和终端接头相连的结构-200810161464.5
  • 近藤正裕;大崎卓也 - 株式会社藤仓
  • 2008-09-27 - 2009-04-08 - H01R12/08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将柔性基板(10)和终端接头(1)相连的结构,无论是否在上面或下面设有电路,这种结构均可提供连接,确保可靠的连接,提高可靠性,并同样提高可加工性。本发明的这种结构是用于将柔性基板(10)和终端接头(1)相连的结构,该终端接头包括上板(3)和下板(4)、以直立的方式形成在下板上的柱体(5)、以及形成在柔性基板(10)中的孔(11),下板(4)上的柱体(5)插入该孔(11);通过弯曲插入孔(11)中的柱体(5),柔性基板(10)保持在上板(3)和下板(4)之间,其中各个上板(3)和下板(4)中形成有突起(6、7),并且柔性基板(10)被夹持在所述突起之间。
  • 一种连接器-200810195566.9
  • 蔡旺昆;王凯弘;梁世杰;林志杰;韦冠仰 -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2008-10-16 - 2009-03-25 - H01R12/0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包括单面设有复数导体的传输元件与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设有容置埠,并在该容置埠上、下壁面开设有复数端子槽,端子槽内分别设有第一、第二端子组,各第一端子一端与传输元件单面上的导体对应相连,另一端与对接件连接;各第二端子一端与传输元件单面上的导体对应相连,另一端也与对接件连接。本设计从同一方向对传输元件作电性连接及施压固定,提高了传输元件在容置埠内固定的稳定强度,省却了将信号及接地电缆交错插置,以及将连接端子弯折成型的组装工序,使整体的制造工艺简化且成本降低。
  • 一种新型翻盖式连接插座-200820091753.8
  • 郑允信 - 东莞世华电子有限公司
  • 2008-01-21 - 2009-03-18 - H01R12/08
  •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讯连接器领域,尤其是使用在通讯传输装置中的连接器接头。一种新型翻盖式连接插座,包括胶芯和扣合在胶芯中的后盖,上述的胶芯和后盖之间设有端子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芯的两端设有凹槽,该凹槽中设置有左右定位片,该定位片的一端设有U形开口,胶芯的前端设有与线材截面形状相配合的长方形通孔,所述的后盖上设有一个固定轴,该固定轴设置在定位片的U形开口中,后盖可以在U形开口中转动。本实用新型可以提供一种通过压线的方式装配的连接器插座,该连接器插座还同时具有耐高温和低温的特点,同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