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从硫铁矿与硫砷铁矿共存矿物中分离硫砷铁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3445.0 | 申请日: | 2008-10-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45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伍耀明;刘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伍耀明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01B17/02;C22B30/04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黄永校 |
地址: | 530023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铁矿 铁矿 共存 矿物 分离 硫砷铁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从冶金矿物的废弃物中回收有价元素的冶炼装置,特别是一种从硫铁矿与硫砷铁矿共存矿物中分离硫砷铁的装置。
二、背景技术
我国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都有一些无法利用的资源。比如硫、砷、铁都是有用元素,但是当它们共生在一起时,如果不能将它们分离并且分别富集起来,则无法利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目前已有将含As小于1%的硫铁矿用于制硫酸的技术,如从尾矿中选出含As<1%,含Fe40%以上,含S45%±的硫铁矿用于沸腾焙烧制硫酸,产出烧渣含砷小于0.1%,含硫小于0.5%,含铁50%以上,又可以用于炼铁。然而在选出硫铁矿的同时还产出一种硫铁矿和硫砷铁矿共存的砷精矿,这种砷精矿含砷30%±,含硫38%±,含铁>32%,而且还有在尾矿中没有发现,而在砷精矿中却被富集了的金。对于这种砷精矿,目前尚无开发利用的方案。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硫铁矿与硫砷铁矿共存矿物中分离硫砷铁的装置。该装置能够回收利用砷精矿中的硫、砷、铁且能回收金等有价资源,是一种大型全密闭、全自动、可连续作业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从硫铁矿与硫砷铁矿共存矿物中分离硫砷铁的装置。所述装置由两台结构相同,上下相互连接的矩形竖式炉及其辅助设施所构成。所述竖式炉的炉顶设有密封连续进料桶和螺旋加料机,加料机的机壳下面开有带缺口的细长条形的出料口,炉内设有导流斜板而形成下料通道,下料通道的两旁和导流斜板的空隙安装有石英电热管,炉内设立控温点,炉顶设有矿尘沉降室,炉底设有导渣锥和螺旋排渣机。
由于炉内设有物料导流斜板,能使物料快速翻滚流动,从而使挥发速度加快,。为保证物料在炉内的停留时间,还设计了物料缓流区,缓流区还设有物料下限控制点和上限控制点,通过光电感应控制改变螺旋出渣机的转速以保持缓流区的物料量在上下限之内,保证物料在炉内的停留时间。
所述物料导流斜板的倾斜角度为40°~45°。
在炉底设有导渣锥,是为了让蒸馏残渣沿导渣锥周边流向排渣口,防止物料从正中直线短路往下流,而炉子周边的物料却停滞不动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在炉顶设计有足够大的沉降室,保持沉降室所需要的温度,在沉降室顶部垂直插入了电热管,以保证产品在指定的地方凝结,得到纯净的产品。
所述石英电热管,是将螺旋形电阻丝搁置在石英管内,防止硫蒸气和砷蒸气对电阻丝的腐蚀,并在螺旋形电阻丝中间搁置有瓷管,可以保持电阻丝在受热软化时不变形。
所述石英电热管,还可以是两端开口的石英电热管,在两端与各自的密封管密封好了以后,将相邻两端的出头焊接起来,形成一条“U”形或“S”形石英电热管,这样就可以采用大直径电阻丝,实现380V供电,获得更优化设计的大功率电热管,炉子就可以获得更大的热区容积热负荷,处理能力也会更大。
安装石英电热管(10)的炉壁两侧都有电热管两端的密封管(11),密封管(11)焊接在炉子长方向两侧炉壁的水冷夹套上,使炉壁的强度得到了保障,从而使炉子在长度方向可以按需要增长。
在炉内还装有缓流区热电偶、上段热电偶、中段热电偶、下段热电偶进行分段测温、控温,采用多段分设热电偶,可以反映出物料的实际温度,方便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突出优点在于:
1、电阻丝使用寿命长。本实用新型电热管的电阻丝既不在真空下受真空挥发损失,也不暴露在大气中,不轻易受到空气的氧化。在允许表面负荷的情况下,至少可以使用8.93万个小时。由于采用石英管保护,使整个电热管的使用寿命长。
2、炉壁安全可靠。由于炉壳采用了水冷保护和足够厚度的隔热保温层,炉壁温度低,即使有砷蒸气穿过保温层结在炉壁上,也不会跟炉壁起反应,所以炉壁是安全的。
3、由于电热管和炉体的使用寿命长,所以整个装置使用寿命长。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从硫铁矿与硫砷铁矿共存矿物中分离硫砷铁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伍耀明,未经伍耀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34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尺寸中空棚板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去除饮用水中莠去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