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实时测温功能的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08916.9 | 申请日: | 200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30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高锡新;赵富强;付通顺;黄昆;阎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G01K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100082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实时 测温 功能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实时测温功能的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作为电能输送和信息交换的通道,在电力企业和工矿企业的电力系统中被广泛使用。其中高压动力电缆长期运行在高电压、大电流环境下,会引起温度过高,出现异常;或者由于超负荷、接触电阻大导致温度升高,或者由于电缆头制作工艺和电缆本身质量等原因,在系统过电压情况下绝缘薄弱部位易被击穿,使温度急剧升高,造成爆炸从而引起火灾。
近年来,针对上述这些情况,许多企业都开发了电力电缆火灾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电力电缆运行温度及其变化趋势,在温度越限或温升速度越限时能及时报警,并指出发热点位置,使运行人员及时处理,从而保证电缆安全运行。
通常,电力电缆在线监测系统采用分布式在线监测系统,智能温度采集器及数字传感器位于电缆沟现场,温度采集器是系统的核心设备之一,数字传感器按一定距离分布在待测温度高压电缆上,并以总线方式进行连接,智能采集器布设在合适的位置,实时接受测温总线传送的数字温度信号,同时将处理后的数字信号传送到位于控制室内的监控计算机上。现场智能采集器、数字传感器、通讯总线、监控计算机形成分布式的在线温度报警系统。如图:由于温度传感器采用单总线连接方式,由多个数字温度传感器挂接在单总线网络上,与电力电缆绑扎在一起敷设,再与数据采集模块进行连接。同时附设的还有通讯线、电源线等。由于电缆沟内地域狭小,电缆多,致使多根电缆叠放在一起,敷设环境恶劣,经常出现运行过程中某个传感器断线、脱落,或者由于电缆沟内积水,使传感器和接头元件被谁浸泡损坏,造成部分信号不能上传,使监测系统不能正常运行。这种情况比较普遍地存在于工矿企业的电力电缆监测系统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将测温电缆能够与电力电缆一同敷设,同时具有防水、抗拉力强,集测温、通讯与一体的功能全面的具有实时测温功能的电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具有实时测温功能的电缆,其特征在于该电缆的包括管状绝缘电缆皮层和位于管状电缆皮层内的间隔设置有数字温度传感器、通信电缆、电源线、加强钢丝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实时测温功能的电缆,将测温传感器和通信线连接后、与电源线和加强钢丝合股在一起,穿入绝缘管或用密封绝缘材料封装起来,成为将测温传感器封装于缆芯内的电缆。
本实用新型的电缆最多只需3根导线即可连接多个温度传感器。最为简洁的结构是利用数字型传感器可以通过数据线供电的特点,在测温电缆中可放置两根平行的细钢丝即可连接多大200个温度传感器,这样不仅使测温电缆的制造简便、成本下降,而且提高了测温电缆的抗拉强度、便于温度传感器的更换,使得采用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测控系统更适用于恶劣、现场地形复杂的应用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电缆具有较强的抗拉力和较好的热传导能力,多点温度传感器按合理的间距封装在测温电缆内,各点温度数据通过一条传输总线以数字形式传送到智能温度采集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断面图。
图3为图1的B-B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具有实时测温功能的电缆,该电缆包括管状绝缘电缆皮层1和位于管状电缆皮层内的间隔设置有数字温度传感器6的通信电缆3、电源线4、加强钢丝线2、5。
实施例
将(BHT-9005)数字温度传感器、通信电缆、电源线4、钢丝线,用(硅橡胶)绝缘材料密封裹覆缠绕。
技术指标:
测量误差:0.5℃ 稳定精度:0.04℃
测量范围:-55℃~+125℃ 数化转换时间:1秒
抗静电:ESD±10000V 防水性能:IP66
测温电缆长度:300米
通过这样将温度传感器封装于电缆内组成的测温电缆,能在强干扰、条件恶劣的环境下稳定工作。传感器可经受ESD10000V的高压。同时,便于施工施工,也不会造成脱落、进水等现象。
在电力故障监控系统中应用,随电力电缆敷设与电缆沟内,用于监测电力电缆运行温度,运行2年多,从未发生断线、被水浸泡损坏、传感器脱落等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89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更均匀导通的电容耦合静电放电防护器件
- 下一篇:声控可刻录式蓝光DV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