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田计量站数据采集集中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03735.7 | 申请日: | 200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29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王乐宇;杨冰;黄浩;谢春刚;武强;张宏远;吴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新科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振中 |
地址: | 834000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田 计量 数据 采集 集中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计量站数据采集集中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化油田的建设发展,通常的远程数据传输一般都采用无线和有线方式,采用无线传输方式,传输速率低,受天气因素影响较大。而有线传输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光缆传输,另一种是采用屏蔽双绞线。采用光缆传输成本较高,在油气区临时开挖工程较多不适合地埋,如果采用光缆架空方法,一旦特种作业车辆将其挂断,光缆熔焊费用较高,势必增加运行维护成本。而采用传统的双绞线连接方式又受限于传输距离而较少采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田计量站数据采集集中监控系统,不仅能够进行监控数据的远距离传输,而且施工及维护成本低廉,经济效益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油田计量站数据采集集中监控系统,包括主控计算机以及PLC,所说的主控计算机通过具有CAN总线适配器的CAN总线与PLC相连,该PLC至少与一个RTU站控监测单元内的储油罐液位变送器、配汽间蒸汽压力传感器、配汽间蒸汽温度传感器、湿度及门磁开关以及转油泵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主控计算机通过具有CAN总线适配器的CAN总线与PLC相连,PLC将采集到的液位信号、蒸汽压力信号、温度信号、转由泵开关信号、湿度及门磁开关信号等通过CAN总线即可进行远距离数据传输。通过CAN总线传输数据,传输信号受外界因素干扰小,信号质量好,同时在运行中,相比较无线传输省去了占频费用;原来繁琐的原理图、布线图设计变得简单易行;标准接插件可以快速、简便的安装,耗费的人力、物力大量减少。采用本实用新型可将原有一个油区30座计量站的20名夜班工人减少到4人,实现减员增效,而且降低了劳动强度,有效杜绝了夜班人员由于疲劳或疏忽造成储油罐原油冒顶事故,具有突出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施工及维护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油田计量站数据采集集中监控系统,如附图所示,包括主控计算机以及PLC,所说的主控计算机通过具有CAN总线适配器的CAN总线与PLC相连,该PLC至少与一个RTU站控监测单元1内的储油罐液位变送器、配汽间蒸汽压力传感器、配汽间蒸汽温度传感器、湿度及门磁开关以及转油泵相连。
如:某采油作业区共有30座计量站,在每座计量站上各设一套RTU站控监测单元1,各个RTU站控监测单元1均与PLC相连,用以分别完成各个站所辖监控点的监测和控制。30座计量站的RTU站控监测单元1监测的数据,诸如储油罐液位、蒸汽压力、蒸汽温度以及转油泵启停状态等数据经过CAN总线传输至主控计算机,完成对每座计量站相应工艺参数的监测。转油泵的启停控制也可由每座计量站的RTU站控监测单元1根据储油罐的液位实现自动启停。
所说的储油罐上还安装着压力变送器,压力变送器安装在排沙人孔盖上,这样可以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永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37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读卡器接口的显示器
- 下一篇:具有防拆卸观察窗的电能表箱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