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左右弧磁场强度对称的永磁体及制备方法和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2401.8 | 申请日: | 200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3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孙立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立生 |
主分类号: | H01F7/02 | 分类号: | H01F7/02;H01F4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志武;王鹏翔 |
地址: | 210005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左右 磁场强度 对称 永磁体 制备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挖掘设备,具体地说是指一种适于井下作业的井下挖掘机。
背景技术
混凝土建筑、高塔、桥墩等的桩基井、挖隧道用的升降井、矿山用的升降井等的挖掘都需要用到井下挖掘机。这些井都是竖直方向延伸的,挖掘时由上至下逐步深入挖掘,通常采用人工挖掘,再用升降机将挖掘物运出,不仅效率极低,挖掘速度很慢,而且挖掘工人在井下作业时非常危险,井壁或井外若有物块掉入井中,或发生坍塌时,可能危及挖掘工人的生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井下挖掘机,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挖掘深井所产生的挖掘速度慢、挖掘工人作业时有危险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井下挖掘机,包括一固定座及与该固定座连接的挖掘组件,所述固定座具有两个端面和一个周面,所述挖掘组件连接于该固定座的一个端面,该固定座的周面设有至少两片定位片,固定座内设有驱动所述定位片在径向上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
前述一种井下挖掘机,其固定座包括两支撑板和连接于两支撑板近周缘位置之间的若干支撑杆,所述每一定位片设于相邻两支撑杆之间;每一定位片对应于分别设于两支撑板上的两气缸,各气缸的缸体固定于对应的支撑板上,各气缸的活塞杆与对应的定位片连接,各气缸组成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
前述一种井下挖掘机,其挖掘组件包括基座、转动座、移动座、挖掘臂及挖掘斗;该基座可沿井深方向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该转动座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上,该移动座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转动座上;所述挖掘臂的一端枢接于所述移动座上,另一端与所述挖掘斗枢接。
所述固定座上设有驱动所述基座相对于固定座沿井深方向滑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基座上设有驱动所述转动座相对于该基座转动的第三驱动装置,所述转动座上设有驱动所述移动座相对于该转动座移动的第四驱动装置,所述移动座上设有驱动该挖掘臂相对于该移动座摆动的第五驱动装置,所述挖掘臂上设有驱动该挖掘斗相对于该挖掘臂摆动的第六驱动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上设有沿井深方向延伸的若干导杆,所述基座滑设于各导杆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若干气缸,各气缸的缸体设于所述固定座上,各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于该基座上。
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为一电机,该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动座的转动轴连接。
所述转动座上设有导轨,所述移动座可移动地设置于该导轨上,所述第四驱动装置为一气缸,该气缸的缸体固定于该转动座上,活塞杆与该移动座连接。
所述第五驱动装置为两个气缸,各气缸的缸体与所述移动座枢接,各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挖掘臂枢接;所述第六驱动装置为一气缸,该气缸的缸体固定于所述挖掘臂上,该气缸的活塞杆枢接干所述挖掘斗上。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一,使用该挖掘机挖掘时,用绳索将挖掘机吊入井中,当挖掘机到达所需深度时,其固定座上的定位片向四周张开,顶紧井壁,既可使挖掘机本身实现在井中定位以便进行挖掘工作,又可对井壁进行加固;二,在该挖掘机的固定座固定的状态下,其挖掘组件可实现推进、旋转、移动以及挖掘等各种动作,进行灵活的挖掘动作;三,使用该挖掘机,无需工人进入井中,不会危及工人的生命安全;四,该挖掘机与人工挖掘相比,大大提高了挖掘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座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井下挖掘机,参照图1,包括一固定座1及与该固定座1连接的挖掘组件100,该固定座1用于将挖掘机整体定位于所挖掘的井中,挖掘组件100用于对井底继续进行挖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立生,未经孙立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24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