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油机阻风门的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0740.2 | 申请日: | 200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15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戴瑞义;陈春林;雷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1/02 | 分类号: | F02M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黎明 |
地址: | 400060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油机 风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用汽油机,特别涉及一种汽油机阻风门的结构。
背景技术
通用汽油机的空滤器的作用是过滤掉进发动机空气中的灰尘,保证进气干净,使发动机燃油燃烧充分,以免除灰尘对发动机的磨损,进而确保发动机功率的有效发挥和使用寿命的延长,同时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目前,通用汽油机中空气,通过化油器上的阻风门控制空气的流量,在阻风门和节气门之间与燃油混合形成混合燃料气体,经过进气道流入燃烧室燃烧。汽油机中的空气的进入量是通过调节阻风门的开闭度来保证通用汽油机的启动和正常工作。
现有的阻风门操纵机构是平移固定在化油器上的手柄或转动支架上的转动臂(其支架固定在化油器上),对阻风门进行操纵,来控制阻风门的开闭度。这种结构中的平移操作靠人工控制,人为因素大,力度不好掌握;而转动支架上的转动臂没有转动定位,不能准确、方便地调整阻风门开度。另外阻风门控制的位置受到限置,不能灵活变动其转动臂的位置,也不利于整机的外观设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油机阻风门的结构,它能准确地控制阻风门的开度,并且还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汽油机阻风门的结构,其所述位于化油器上端的阻风门轴上下端分别连接有一端带有若干阻风门开度缺口的转动片和位于化油器中的阻风门,所述转动片的各阻风门开度缺口之间间距不同;弹簧的一端插在化油器上端的孔中,另一端位于转动片的阻风门开度缺口中;推杆的两端分别连接转动片和转动臂的一端,转动臂水平段的一部分位于固定支架中的,固定支架与空滤器固定连接,转动臂穿过固定支架与固定支架间隙配合,转动臂的另一端与手柄连接。
采用发明所述技术方案,在阻风门轴上下端分别连接转动片和阻风门,推杆分别连接转动片和转动臂,转动臂的扁平部与手柄连接,旋转手柄,使转动臂的转动通过推杆的直线运动而带动转动柄作平面转动,以带动阻风门转动,调节阻风门开闭度。当转动臂转动时,位于转动片阻风门开度缺口中的弹簧,从一个阻风门开度缺口到另一个阻风门开度缺口,使弹簧始终位于转动片的阻风门开度缺口中而保持与其接触。阻风门开度缺口可以对应阻风门设置为全闭、1/4开度、1/2开度、全开等位置,由于转动片的阻风门开度缺口与手感弹簧为弹性接触,在转动转动臂时,能感觉到转动的角度和定位。转动臂呈L形,其直臂端贯穿固定支架且和空滤器壳体而固定在固定支架上,转动臂与穿孔间隙配合以利于转动。转动臂穿过空滤器壳体的扁平部与手柄的横杠配合连接,用于控制转动臂的旋转角度,从而保证转动片与手感弹簧始终接触。
本实用新型阻风门机构通过转动臂上的手柄将平面转动运动转变成直线运动,再转变成阻风门轴的转动,在操作阻风门机构时用转动操作方式代替了以前的平移操作方式,使操作更省力、方便;固定支架安装在空滤器上,便于转动臂位置灵活布置,且固定支架结构相对于现有的更简单,更节省材料,可以节约成本;转动片一端做成弧线凹坑形,在控制阻风门开闭度的同时,能感觉到转动的手感和角度,故能准确方便的控制阻风门的开闭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化油器上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空滤器上的示意图;
图3为转动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化油器,2为转动片,21、22、23、24为阻风门开度缺口,3为推杆,4为固定支架,5为螺栓,6.空滤器,7为转动臂,8为弹簧,9为阻风门轴,10为凸筋,11为空滤器垫,12为手柄,14为阻风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07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