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农用车燃油系统的节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00383.X | 申请日: | 200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04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松;李官祥;沈希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环松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7/00 | 分类号: | F02M3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荣珲 |
地址: | 400052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农用车 燃油 系统 节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油系统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农用车燃油系统的节油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农用四轮摩托车供油系统装置中油箱通过油管连接油泵,油泵与化油器通过油管相互连接,当农用车启动后,发动机内产生负压,车上的负压泵通过此负压直接对化油器进行供油,由于负压泵的泵油量由负压决定,而化油器在一定速度下的耗油量一定,油泵为保证有充足的油供给化油器,一般负压泵的泵油量大于化油器的耗油量,使得负压泵供油量长期处于过盛状态,而化油器中多出部分的油就会通过化油器的遗油管漏出,从而产生了极大的浪费。
中国专利CN2744847Y,公开一种能节油的机动车发动机供油系统,其结构是在发动机供油系统的供油管路中串联一个直通式截止阀,驾驶室内设有控制开关通过引线与直通式截止阀的操纵端连接。该结构通过控制开关,操纵截止阀的开启或关闭,当机动车下坡时挂上档位,而停止供油,这样发动机能保证正常工作又节约燃油,但该系统仍然不能解决化油器燃油过量以及过量的油从化油器的遗油管漏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农用车燃油系统的节油装置,它能使油泵与化油器之间多余的油从该节油装置中回流到油箱,有节约用油,减少成本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农用车燃油系统的节油装置的节油装置的壶体的背面焊接一带螺栓的后盖板,壶体上端设有带内螺纹的壶口,壶盖与壶口螺纹连接,壶体内设有一带有通孔的防荡隔板,位于壶体中的回油管的下端伸出壶体底面,壶体上部设有一进油管,壶体底侧面部设有出油管。
所述壶体上出油管的另一侧面焊接有一块安装支架。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农用四轮摩托车的供油系统中增加了一个节油装置,该节油装置具有暂时储存油的壶体,壶体上的进油管与负压泵通过油管连接,出油管通过油管与化油器连接,回流管与油箱连通,这样发动机启动后,负压泵所泵出的燃油不直接进入化油器,而是进入了所述的该节油装置,节油装置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当壶体内的油面没有超出回油管时,燃油会通过该装置的出油管流入化油器中;当发动机在高速状态下工作时负压增大,负压泵泵往节油装置里的油量就会大大增加,而节油装置的出油是通过出油管径控制住的,故节油装置中油位就会增加,当油面超过节油装置中回油管的上端面时,多余的燃油就会通过回油管流回油箱中,节油装置中的油位就会保持在一定高度,油不会流出供油系统而造成浪费,节约燃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中,1为进油管,2为壶盖,3为壶体,4为出油管,5为回油管,6为防荡隔板,7为支架,8为螺柱,9为螺栓,10为后盖板,11为壶口,12为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节油装置具有可以暂时储存油的壶体3,壶体3呈长方体结构,壶体3的正面可以设置一个具有长方形的下凹区13,以增加美感。壶体3背面焊接有一块后盖板10,后盖板10的面积比壶体正面面积大,后盖板10通过壶体的四周折边与后盖板对齐焊接。后盖板10上焊接有两根纵向排列的螺栓9,螺栓9可以穿过车架上对应设置的螺孔,用螺母固定,将整个节油装置固定在车架上。壶体3上端设有一圆形壶口11,壶口11具有内螺纹,壶盖2与壶口11螺纹连接,对壶体内腔密封。壶体3内中部横向设有一防荡隔板6,防荡隔板6把内腔分隔成上、下两个腔,防荡隔板6上设有连通上、下壶体内腔的通孔12,通孔12包括隔板正中间的主通孔和其周围的辅助通孔,这样可以让油在两个腔中互流,同时防止了因为机动车的运动油在壶体内腔中剧烈震荡。回油管5位于壶体中,其下端伸出壶体底面,一般在底面正中间处。回油管将壶体3内腔与外界连通,再经过油管与油箱连接,回油管5上端延伸至壶体3中部,即在壶体长的5/11至7/11之间,由于壶体长度的5/11处为燃油的油位的基本水平面A,7/11处为油位上升后的水平面B,因此,回油管在壶体内的高度最好高出防荡隔板6,这样既保证壶体内有一定的油量,不断地向化油器供应油,也可以保证发动机在高速状态下工作时因负压增大,负压泵泵向调节装置里的油量增加时,多余的燃油通过回油管5流回油箱中。壶体3上部设有一进油管1,进油管1位于壶口11旁、壶体3的一侧,进油管与壶体内腔连通,进油管通过油管与油泵连通。壶体下部设有出油管4,出油管4设在壶体下底侧面上,出油管与化油器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环松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环松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03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路道碴车用卸碴气控液压装置
- 下一篇:船用柴油机泵站的投油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