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腔式降噪空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00014.0 | 申请日: | 200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07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郑伟;鄢烈;蒲俊华;罗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04 | 分类号: | F02M35/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腔式降噪空 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汽车的空滤器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人们对汽车的质量,性能,油耗,噪声等要求越来越高。但随着发动机性能提高的同时,发动机的油耗、噪声也随之增加,这个问题也一直是汽车界迫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汽车空滤器设计过程中,为了有效的降低发动机进气口噪声,如附图1、2所示,传统的空滤器通常设计采用较大的单一容积空滤器本体3,钢性的外部结构形式,进、出气管1和4的长度和谐振腔2的容积、数量、位置等需不断调整优化才能达到相应的降噪要求。其空滤器本体由31上壳体、下壳体33和装在它们之间的滤芯32构成,上壳体上有出气口35,下壳体上有进气口34。但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由于发动机舱空间有限,谐振腔的布置常常会遇到一些障碍。常见问题有:谐振腔布置空间不足,谐振腔布置影响整个发动机舱美观,空滤器装配困难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设计出来的一种结构简单,可工程化的,取消或减少空滤器进出气管上谐振腔数量,使降噪效果更明显、噪声曲线平滑的多腔式空滤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腔式降噪空滤器,包括有空滤器本体和谐振腔室,空滤器本体由上壳体、下壳体和装在它们之间的滤芯构成,上壳体上有出气口,下壳体上有进气口;在所述下壳体的下部由隔板分隔出谐振腔室,谐振腔室与下壳体上部空间通过通孔或导管连通,所述进气口开在下壳体上部空间。
所述谐振腔室是由一块横向隔板隔出,再由至少1块纵向隔板隔出至少2个根据降噪需要的不同容积的谐振腔室。
本实用新型取消或减少了空滤器进出管上的谐振腔,将谐振腔设置在空滤器本体中,该结构空滤器本体不但具有传统空滤器的过滤发动机运行时所需要的新鲜空气,整体降低进气噪声能量的基本功能。而且还通过空滤器本上形成的多个降噪谐振腔来消除噪声峰值达到平滑噪声曲线的目的。此空滤器结构不但有效的降低发动机了进气口噪声,减少了空滤器谐振控的数量,平滑噪声曲线改善整车的NVH性能,而且具有装配方便,造型美观,节省布置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传统空滤器降噪布置结构图
图2:传统空滤器本体结构图
图3:多腔式降噪空滤器结构图
图4:谐振腔降噪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3,本多腔式降噪空滤器是将谐振腔室集成到了空滤器本体上,空滤器本体由上壳体31、下壳体33和装在它们之间的滤芯32构成,上壳体上有出气口35,下壳体上有进气口34;在下壳体33的下部,由横向隔板9分隔出一大的谐振腔室,再由纵向隔板6将大的谐振腔室隔成降噪需要的几个不同容积的谐振腔室5(图中为两个),形成独立的降噪谐振腔。横向隔板9与纵向隔板6通过焊接或铆接等型式固定在空滤器下壳体上,各谐振腔室5可以根据降噪需要通过通孔7或导管8等连通结构与空滤器下壳体的上部空间连通,进气口开在下壳体上部空间。通过空滤器本体容积与谐振腔室共同组成多腔式降噪空滤器本体结构,使由谐振腔内返射回的噪声波与原噪声波频率相同但相位差一个波长,通过两个噪声波的又叠加干涉后,消除这一频段的噪声波,原理如附图4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00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速器双锥同步器总成
- 下一篇:带有密封性的加机油口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