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甘薯贮藏大棚窖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6410.0 | 申请日: | 2008-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22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涂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涂刚 |
主分类号: | E04H5/08 | 分类号: | E04H5/08;A01F25/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云 |
地址: | 554300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甘薯 贮藏 大棚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贮藏窖,尤其涉及一种甘薯贮藏窖。
背景技术:众所周知,甘薯具有体积大、水分多、组织柔嫩等特点,其贮藏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都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目前,农村大多采用地窖来贮藏甘薯;地窖虽然保温性能较好,但窖内湿度较大、通风性能差,因此温度和湿度的调节比较困难,烂薯率高。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温度和湿度控制调节方便、烂薯率低、贮藏量大的甘薯贮藏大棚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由四面墙体围成的贮藏间、设置在该贮藏间顶部的拱棚;在所述贮藏间正面和背面的墙体上均匀地设有通气孔、左面和右面的墙体上各设有一个通风窗,贮藏间正面的墙体设有中门、右面的墙体设有窑门;所述拱棚由固定在正面和背面墙体上的若干拱型棚杆、覆盖在该棚杆上的透光棚膜、覆盖在该棚膜上的遮光布构成;贮藏间内的地面设有干燥层,该干燥层上设有贮藏床,该贮藏床上设有若干通气笼。
贮藏间内的地面低于地平面;在右面墙体的外侧设有管理房,该管理房通过窑门与贮藏间连通。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将传统的蔬菜大棚与传统的地窖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既克服了蔬菜大棚保温性能差和地窖湿度大、换气通风困难的缺陷,又保留了蔬菜大棚温度、湿度控制调节方便以及地窖保温性能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中:遮光布 1 棚杆 2 通气孔 3 中门 4 墙体 5 通风窗 6管理房 7 窑门 8 贮藏床 9 过道 10 通气笼 11 透光棚膜 12干燥层 13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图1~2中,贮藏间由四面墙体5围成,在该贮藏间正面的墙体5上均匀地设有多个通气孔3、背面墙体5上的对应位置也设有相应的通气孔3;左面和右面的墙体5上各设有一个通风窗6,右面的墙体5设有窑门8;在所述贮藏间顶部设置有拱棚,该拱棚由固定在正面和背面墙体5上的若干拱型棚杆2、固定覆盖在该棚杆上的透光棚膜12、覆盖在该棚膜上的遮光布1构成。在贮藏间内对应于窑门8的位置设有过道10,该过道两旁的地面设有干燥层13,在该干燥层上设有贮藏床9,该贮藏床上均匀地设有由竹条编织而成的若干通气笼11。贮藏床9的作用是利于排水,它由砖块围砌而成,中间填充砂、石、或土块。为了便于搬运,正面的墙体5开有中门4。为了便于保温,贮藏间内的地面应低于地平面;为了便于管理,在右面墙体5的外侧设有通过窑门8与贮藏间连通的管理房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涂刚,未经涂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64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