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负载和开关的双线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93591.1 | 申请日: | 200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40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发明(设计)人: | 冯磊;刘建伟;秦宏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2 | 分类号: | G05B19/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占元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负载 开关 双线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电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应用于负载和开关的双线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在目前大量的电子设备中,如果负载和开关通过一个电路连接到控制板上,在一个时刻只能对负载和开关中的一者进行控制,无法同时控制;如要同时控制,需要分开独立连接。
在现有技术中,负载的驱动电路和开关的检测电路就是独立使用并分开控制的。负载和开关分离,并分别与控制板相连,控制板中的控制电路可检测开关的控制信号,并输出信号来控制负载。但是这种方式需要多根连接线,正常情况下,需要4根连接线,最少也是3根连接线,对于空间不受限制的产品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但若空间受到限制时,则需要减少连接线。
由此可知,现有技术在实现对负载和开关的同时控制时,需使用多根连接线,比较占用空间。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控制电路,能够减少连接线,从而简化电路结构,改善空间配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负载和开关的双线控制电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控制电路需要使用多根连接线,导致空间被占用的问题。
为了实现实用新型目的,所述应用于负载和开关的双线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器,及与其相连的负载和开关,所述负载与开关并联连接构成一个并联电路,且在所述并联电路的每个支路中负载与开关分别串联一个二极管;
所述并联电路的两端分别通过一根连接线与控制器相连。
优选地,所述负载是马达、灯泡或加热丝。
优选地,所述二极管是肖特基二极管。
优选地,所述并联电路的两端分别通过一根连接线与一个电平控制电路相连,再通过电平控制电路连接到控制器的输入端口、输出端口。
优选地,所述电平控制电路连接的输入端口、输出端口中,输入端口设置为“低电压到高电压的上升沿”有效,用于控制所述输出端口电压的高低翻转。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在通过控制电路对负载和开关进行控制的过程中,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负载与开关采用并联连接方式,且仅仅使用两根连接线,因此在实现对负载和开关进行控制的同时,达到了较好的空间配置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于负载和开关的双线控制电路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图1所示控制器的复合检测控制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负载与开关采用并联连接方式,在并联电路的每个支路中负载与开关分别串联一个二极管,且并联电路的两端分别通过一根连接线与控制器相连,因此在负载、开关的并联电路和控制器之间仅仅使用了两根连接线。本实用新型在实现对负载和开关进行控制的同时,还达到了较好的空间配置效果。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于负载和开关的双线控制电路的结构,包括控制器,负载和开关构成的并联电路,以及与该并联电路相连的电平控制电路。其中:
(1)控制器典型的可为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MCU),其外接电源VCC,并接地。该控制器具有一个输入端口P1.1和输出端口P1.2,其中:输入端口P1.1设置为“低电压到高电压的上升沿”有效,用于控制输出端口P1.2电压的高低翻转;输出端口P1.2输出高电压还是低电压受输入端口P1.1控制,高电平时负载工作,低电平时停止运转。
本实用新型就是通过控制输出端口P1.2输出高电压的脉冲串,利用脉冲的低电压间隙,来实现开关的检测;输出端口P1.2低电平时,若检测到输入端口P1.1为高电平,则此时开关是按下的。输出端口P1.2输出的高电平,实际上有一定占空比的脉冲串,高低电平比是8:1或9:1,在马达工作期间,输出的脉冲低电平区,是P1.1口的按键扫描检测区。当控制器检测到连续三个低电平,判断按键有效,输出端口P1.2翻转:若原来是高电平,翻转为低电平,若原来是低电平,则翻转为高电平。如图2所示,是具体的复合检测控制的时序图。其中A代表停止工作区,B是工作区;C代表开关SW1未按下,P1.1为低电平;D代表SW1按下,P1.1为高电平;E代表检测按键区,在此区应尽量避免P1.2立即进行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35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