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爪车轮锁车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2234.3 | 申请日: | 200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042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晓娇 |
主分类号: | E05B65/00 | 分类号: | E05B65/00;B60R2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启明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信宽;陈三九 |
地址: | 110027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轮 锁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特别是一种汽车锁。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盗窃汽车人们设计研制了各种锁具,其中包括汽车门锁、方向盘锁、挡把锁、电控门锁等。这些锁具各自发挥长处,起到了一定的防盗作用,但是由于其防盗锁在车内,盗窃者拆卸或破坏锁具也往往在车内,因此比较隐蔽,不容易被发现,是其致命的弱点。并且,这些锁具结构复杂、精密,制造成本较高。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专利号为03279828.8,公告号为CN2719661Y的实用新型专利“钳式汽车轮锁”公开了一种技术方案。该锁包括左右钳体,左右钳体的一端通过锁紧机构相连,另一端抱住车轮,以增加其防盗的效果。但是,该锁是用一把明锁来控制锁紧机构中的内套之锁舌的伸缩。这样,虽然左右钳体抱住了车轮,但是盗窃者很容易利用一般的工具开启该锁,便可以松开并取出左右钳体。所以该锁并没有提高其防盗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防盗性能高的汽车防盗锁。
为了实现以上的目的,可以采用设计人提出的下述技术方案:本方案汽车防盗锁包括:
一上夹臂,该上夹臂包括由横截面为矩形环的钢管制成的竖杆和与该竖杆的上端连接在一起的垂直向后的直角形的弯杆,该矩形环的宽度为B,厚度为H;在竖杆纵向中心线的下部设有一排等距离的、直径为D的插孔;在弯杆的后端内装有一直角形的活动臂,该直角形的活动臂的一边插在弯杆的后端内,其另一边垂直向下;
一左夹臂和一右夹臂,它们分别包括由横截面为矩形环的钢管制成的竖杆和与该竖杆的下端垂直向后连接在一起的直角形的弯杆,该弯杆的下面设有前、后各一个的支腿,该矩形环的宽度为B,厚度为H;在该弯杆的后端内装有一直角形的活动臂,该直角形的活动臂的一边插在弯杆的后端内,其另一边垂直向上;
一连接体,该连接体由4块钢板焊接而成,其中前后2块矩形钢板相互平行相对且大小相同,左右2块矩形钢板对称的位于前后2块矩形钢板之间且与其垂直,前后2块矩形钢板内表面之间的距离略大于H,左右2块矩形钢板内表面之间的距离略大于B;在前面一块矩形钢板的纵向中心线的中部有一直径为D的插孔;在该插孔的上面铰接着一插销盒,该插销盒内设有一与前面一块矩形钢板垂直的插销,该插销的直径略小于D,其后端带有一锥形尖头;
上述的左夹臂和右夹臂对称的位于连接体的前后2块矩形钢板之间的左右两边,其上端与连接体活动的铰接在一起;
三副螺杆-螺母移动套件,它们分别装在前述的3个直角形的活动臂与上夹臂、左夹臂和右夹臂的直角形的弯杆之间,螺杆-螺母移动套件中的螺母固定在直角形的活动臂前端的中心处,螺杆固定在直角形的弯杆内与螺母对应的位置处,该螺杆的前端头部内设有一三角形的凹窝;在直角形的弯杆的前壁上与螺杆对应的位置处设有一直径大于螺杆前端头部的插孔;
一摇把,该摇把包含一摇柄和插杆,插杆的前端为一与螺杆前端头的插孔相配合的三角形插头。
进一步地,在上面所说的插销盒上还可以设有一控制其开启和关闭的锁具。
更进一步地,在所说的连接体的后矩形钢板的外表面上还可以固定有一层橡胶板。
使用本锁时,先把左夹臂和右夹臂的角度调节到与上夹臂之间的夹角为120°左右,再根据车轮的大小通过插销插在上夹臂上的位置不同的插孔中来调节上夹臂的高度,并将三个夹臂分别套到车轮的上部和左右下部两侧,再用三副螺杆-螺母移动套件分别将三个夹臂中的直角形的活动臂的位置调节到能够把车轮的前后两侧夹紧,即可将车轮锁紧。如果没有专用的工具,则盗窃者无法打开本锁。如果利用插销盒上控制其开启和关闭的锁具把该插销盒锁住,则实现了双重的保险,使盗窃者更难达到其目的。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它通过三副螺杆-螺母移动套件按三点拉力固定的原理,让三个夹臂把车轮紧紧地夹住而无法移动。在没有专用工具-摇把的情况下,盗窃者则难以打开本锁具;
2、本锁具还可以增加另外一个锁具把插销盒锁住,从而增加了第二道保险的措施,进一步地提高了本锁的防盗性能。
3、本锁具由于在连接体的后矩形钢板的外表面上固定有一层橡胶板,因此可以在锁车轮时不会损坏轮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加清晰和便于理解,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其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
图1(b)是图1(a)的A-A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2图1(a)的左视图。
图3是图1(a)的后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晓娇,未经李晓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22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