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单片机PWM输出控制的安全保护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83434.2 | 申请日: | 2008-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66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校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校波 |
主分类号: | H02H7/00 | 分类号: | H02H7/00;H02H3/00;H02H3/04 |
代理公司: | 金华科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飞 |
地址: | 322300浙江省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单片机 pwm 输出 控制 安全 保护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保护电路,特别是一种利用单片机PWM输出控制的安全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对于双极断开或单极断开的电器设备在驱动电路出现故障的情况下,或者是单片机MCU芯片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会使电器设备继续通电工作或异常动作,造成人员安全及财产损失。如何保证电器设备在驱动电路故障或者是单片机MCU芯片本身出现故障时迅速有效切断电器设备这是很重要的课题,目前市场上所能提供的检测设备的实用性、可靠性还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简单方便、安全可靠的利用单片机PWM输出控制的安全保护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用单片机PWM输出控制的安全保护电路,包括电源电路、保护电路、故障报警电路,其特征在于保护电路由单片机输出PWM0、PWM1脉冲控制信号,其输出端分别与两只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两只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两只电容正极及两只二极管相连接,两只电容负极分别与火线L、零线N的继电器线圈连接,单片机I/O口输出与另一只三极管基极相连接,该三极管集电极与蜂鸣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单片机设有固化程序,单片机根据I/O的采样电平信号,经预设的程序运行来控制火线、零线的继电器的导通与切断。
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护电路是利用单片机的PWM口输出脉冲信号,利用高频信号控制电源对电容冲放电来从而达到控制继电器的目的,其优点是无论是驱动电路或者单片机本身故障,其电路均能有效断开控制电器设备,并由三极管驱动的蜂鸣器发出报警信号,采用单片机PWM电路可以有效的保证电器设备的安全,保证人身及财产安全,在极高危险场合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图。
图3为本实新型报警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包括电源电路、保护电路、故障报警电路,其特征在于保护电路由单片机输出PWM0、PWM1脉冲控制信号,其输出端分别与两只三极管Q1、Q2的基极连接,两只三极管Q1、Q2的集电极分别与两只电容C5、C6正极及两只二极管D5、D6相连接,两只电容C5、C6负极分别与火线L、零线N的继电器K1、K2线圈相连接,单片机I/O口输出与另一只三极管Q3基极相连接,该三极管Q3集电极与蜂鸣器BUZZER相连。
本实用新型单片机MCU的电源由变压器T1通过整流、滤波、稳压提供,单片机PWM0及PWM1分别控制继电器K1、K2,单片机I/O输出接蜂鸣器BUZZER报警。由单片机MCU输出的PWM0及PWM1脉冲信号,在脉冲为负半周脉冲时,三极管Q1、Q2截止,电源12V通过二极管D5、D6向电容C5、C6充电;在脉冲为正半周脉冲时,电容C5、C6分别向K1及K2放电,继电器吸合,采用高频方式给电容充电,电容一直处于充放电过程,当电路达到一定频率,充电时间和放电时间为一定比率,继电器会处于常吸合状态,从而达到继电器的正常工作要求。当驱动电路出现故障或者单片机MCU本身出现故障,三极管只会出现一种状态,截止或者导通,由于不能对电容形成充放电,会迅速切断继电器K1、K2,从而断开强电回路,同时蜂鸣器报警;三极管Q3的基极与单片机I/O口输出相连,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蜂鸣器BUZZER相连,当电路异常情况时,单片机在故障同步发出电平信号,经三极管Q3放大后,由蜂鸣器BUZZER报警,并且切断电器设备,达到安全保护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校波,未经陈校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34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准轨大容量铁水运输车
- 下一篇:一种用于连接帐篷架顶杆的顶连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