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同步齿形带传动测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78281.2 | 申请日: | 200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76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宁;郭凯;高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科达自控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P3/02 | 分类号: | G01P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06山西省太***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步 齿形 传动 测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同步齿形带传动测速装置,属于测量速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精确检测物体相对位移量,并将这个位移量用数字的方式显示出来的测量装置,现已广泛应用在工业的各个领域。由于它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但是,作为这样一个普通的测量装置,由于其价格高、安装、维护、保养困难,目前只能在大、中型企业里应用,极大地限制了企业的应用范围,制约了中小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测量装置均由定尺、滑尺及表组成,定尺是固定在一个相对不动物体上的测量组件,滑尺是固定在被检测位移量物体上的测量组件,表则通过连接电缆与滑尺相连接,其测量原理是:在滑尺对定尺的相对运动中,通过滑尺检测出的位移量信号,传输到表上,由表将位移信号用数字显示出来,达到测量目的。目前作为测量装置组件的定尺,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同步感应尺②光栅尺③球栅尺④磁栅尺⑤容栅尺等,在测量装置中,对定尺的安装要求特别严,加上定尺与滑尺都是精密光学器件或其它精密器件,这些器件对环境要求特别严格,使用中稍不小心就会损坏,导致使整个测量装置不能使用;此外还由于定尺的长度不可能制作太长,对长度有要求的地方,需要多根定尺对接,由此而产生测量误差,直接影响测量精度,而对于非直线测量,这种传统的测量装置则无法进行;这些问题都极大地影响及限制了传统测量装置的推广和使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目前传统测量装置存在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成本低、安装方便、免于维护保养、采用同步齿形带传动进行测速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为:同步齿形带传动测速装置,主要包括:滚筒、同步齿形带、同步齿轮、轴、软轴器和编码器,其结构为:滚筒的外圆周上固定有反向安装的同步齿形带,同步齿形带的外端与同步齿轮啮合在一起,轴的中间固定在同步齿轮的内腔中,轴的左右两侧分别向外套装有轴承和轴承座,轴的最右端通过软轴器同轴连接有编码器。
上述滚筒的外圆周与反向安装的同步齿形带的固定方式为胶粘、或为铆接、或为螺钉连接。
上述同步齿形带的材料是以聚氨酯为基体,以合成纤维为强力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作为定尺的同步齿形带,可根据测量需要制成任意长度,因此测量长度不受任何限制。
2、本实用新型同步齿形带安装简单,本装置制作成本低,不需对同步齿形带进行维护保养。
3、本实用新型同步齿形带传动测速装置适用于非直线位移量测量的场合,特别适合圆周运动的测速场合。
4、本实用新型同步齿形带传动测速装置,测量精度高,精度的调整,不需要再对同步齿形带进行调整,只需对误差进行检测,重新将误差值输入编码器中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同步齿形带传动测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滚筒、2—同步齿形带、3同步齿轮、4—轴、5—轴承、6—轴承座、7第一支架、8—软轴器、9—第二支架、10—编码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滚筒1的外圆周上固定有反向安装的同步齿形带2,同步齿形带2的光滑面用胶粘在滚筒1的外圆周上,同步齿形带2的齿形面朝外,并与同步齿轮3啮合在一起,轴4的中间通过平键固定在同步齿轮3的内腔中,轴4的左右两侧分别向外套装有轴承5和轴承座6,轴4的最右端通过软轴器8同轴连接有编码器10,轴承座6分别通过第一支架7固定在固定座上,编码器10通过第二支架10固定在固定座上。
其中,滚筒1的外圆周与反向安装的同步齿形带2的固定方式为胶粘,还可以铆接、还可以螺钉连接。
上述同步齿形带2的材料是以聚氨酯为基体,以合成纤维为强力层,还可以为普通同步齿形带的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科达自控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西科达自控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82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笔记本电脑遮光罩
- 下一篇:浮力损失测试装置